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湖南永州金洞:上下联动推进连片区域恢复耕种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燕
  • 作者:郭碧
  • 2024-09-27 17:53:05

湖南省永州市金洞管理区石鼓源乡东风村新恢复的127亩耕地迎来丰收,共收获水稻101吨,增收12万元;与此同时,27亩的红薯、玉米等旱地作物长势喜人,预计增收3.5万元。东风村是金洞管理区从连片区域入手恢复耕地耕种的示范点,也是该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缩影。

高度重视,多方部署。今年以来,金洞管理区多次对全区耕地恢复工作进行调度,掌握了解工作情况,及时解决耕地属性恢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1月19日,金洞管理区党委书记陈莉主持召开区党委(扩大)会议就全区耕地属性恢复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各乡镇党委、政府自查自纠,认真研究部署耕地恢复图斑的复耕复种工作,各村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该区管委会办公室印发《金洞管理区2024年耕地属性恢复工作实施方案》《金洞管理区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全区耕地属性恢复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分工等,确保全区耕地恢复工作平稳进行。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耕地恢复清表面积300亩,完成耕地恢复播种面积280亩。

强力宣传,营造氛围。今年上半年,金洞管理区大力开展粮食生产和遏制耕地抛荒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等播放6000余次,悬挂耕地保护宣传横幅2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2.1万余份,进村入户开展屋场会、院落会、小组会宣传耕地保护120场次,参与人数超过4000余人次,为全区耕地恢复工作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4月26日,该区自然资源局采取耕地保护宣传下乡进村的形式,深入凤凰乡长吉村开展耕地保护现场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拉横幅、设立政策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赠送纪念品和唱祁阳小调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现场群众讲解有关耕地保护、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引导群众合理利用土地,提高群众耕地保护意识,进一步巩固全区耕地恢复成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部门协同,齐心推进。金洞管理区坚持试点先行、积极稳妥、分类推进、依法依规的原则,将耕地恢复、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结合,集中连片推进耕地恢复综合治理,做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有效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并且通过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方式,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计划,做好水土保持,减少土壤肥力流失,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同时,为了加强恢复耕地的后续管护,确保耕地恢复效果落到实处,对于已经恢复的耕地,该区组织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财政、水利和乡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有关工作。下一步将由村里组织统一流转,再由种粮大户承包并签署后期管护协议,确保耕地恢复属性地块全部落实耕种。

科学统筹,恢复耕种。2020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显示,金洞管理区耕地总面积为26276.06亩,仅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47%,属于典型的“山多地少”“九山半水半分田”林区。为落实好全区的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实现规划期内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区自然资源局会同技术人员对石鼓源乡东风村图斑标注“恢复属性”地类可恢复情况进行全面摸排、认真选取,为全区有序恢复耕地、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强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技术人员与自然资源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核实与恢复图斑选取,在恢复成本、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的综合考虑下,最终确定了以东风村为试点成片耕地恢复的实施方案。经过前期耕地恢复选址、施工以及技术指导后,东风村源头片在现有的水利资源灌溉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下,继续修建了沟渠、机耕道等配套设施,从而为后期的高产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下一步,金洞管理区将继续承担保障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建立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加强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让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并通过推进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落实落地,更好地调动群众耕作的积极性,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做到还田于民、还地于民,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作者:郭碧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