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食物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提出“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从拓展食物来源渠道、提升食物开发质量效益、提升食物开发价值链等三个方面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合理开发利用特色农用地资源,是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前提和关键。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海洋的类型齐全、面积很大,具有开发特色农用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初步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体系的同时,先后发布了3000多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和308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品牌优势、竞争能力的特色农产品。初步形成了以耕地保护为基础,“地理标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主线的特色化农业生产和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保障多样化的食物供给、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着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需要树立“大资源观”和“大生态观”,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特色农用地资源,有效有力支撑多元化食物供给。特色农用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需要重点关注三类区域、妥善处理三大关系、深入研究三个课题,并且着力实现三大目标。
重点关注三类区域
一是城市近郊区。该类区域紧靠城市消费市场,投入能力和产出水平高,适宜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设施农业、采摘以及以此为载体的农家乐等。通过吸引城市消费者到该类区域消费,实现多元化食物供给、城乡融合互动。比如北京昌平的草莓、广东增城的荔枝,都是极具市场影响力和消费吸引力的特色农产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城市近郊区通过开发特色农用地资源实现多元化食物供给并由此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力巨大。
二是粮食主产区。该类区域水土条件好,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高,在主攻粮食生产的同时,往往可以通过适当的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比如河南兰考的红薯、泌阳的夏南牛,山东金乡的大蒜、寿光的蔬菜等,都是平原农区发挥禀赋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典型。由于垦殖率高,该类区域的特色农用地资源开发潜力有限。但是,如果能够做好优化调整粮经结构、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文章,集约化发展特色农产品的潜力仍极为可观。
三是脱贫地区。该类区域的垦殖率仅为粮食主产区的1/4,具有多样化的特色农用地资源,通过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可以发展特色粮经、园艺、畜禽、水产、林特等产业。比如宁夏盐池的滩羊、黄花菜,云南文山的三七、元谋的蔬菜,广西田东的芒果,以及青海共和的三文鱼等。充分挖掘和合理开发利用其特色农用地资源,对于发展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该类地区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点区域。
妥善处理三大关系
一是特色农用地开发与生态安全的关系。特色农用地资源往往分布在立地条件复杂、生态本底脆弱的山地、丘陵或高原。脱贫地区的平均地形起伏度高达2.04,是近3年年均粮食产量超过60万吨的295个粮食生产大县的10倍。在此类地区,不合理的特色农用地资源开发可能严重扰动原本脆弱的生态空间,引发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土地沙化等。需要树立“大生态观”,尽量减少特色农用地资源开发的生态安全效应,把影响限定在确保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阈值以内。
二是特色农产品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往往具有较好的水土条件,适合于当地大多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传统的粮食生产相比,特色农产品生产往往具有更高的比较经济效益,如果片面调减粮食面积用于特色农产品生产,不符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难以持续。应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作为践行“大食物观”的核心主张,优先完成粮食生产责任,确保特色农用产品生产不与粮食争夺光、温、水、土等自然和生态要素。
三是特色产业链构建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特色农产品生产不是简单的种养问题,既有自然风险还有市场风险,需要从市场供需、产业链等的综合角度进行产业链路的建构。过去,不少地方在开发特色农用地资源的过程中,由于前期缺乏对品种、技术、需求、订单、储运、加工、营销、品牌等诸多环节的统筹谋划,盲目大规模实施特色农产品项目,导致产品滞销、农户利益受损,严重影响了农户的农业生产积极性。特色农用地开发利用需要遵循市场规律、树立“大农业观”,在做好市场综合调研、产业链路设计的基础上统筹推进。
深入研究三个课题
一是研究特色农用地资源的调查评价方法,明确特色农用地资源在哪里、有多少,摸清资源家底。特色农用地资源分布散、规模小,传统的农用地资源调查方式速度慢、成本高、更新难,现有遥感土地利用数据产品难以有效捕捉或精准提取特色农用地信息。这需要融合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典型作物生产生长的过程模型等多模态信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等,识别特色农作物种植区;通过关键自然和生态要素的提取和建模,评价和识别特色农用地资源的潜力区域。
二是研制特色农用地整治的工程技术体系,明确特色农用地怎么改良,提高土地质量。脱贫地区的特色农用地资源往往不是现状耕地,地形起伏较大、立地条件欠佳、设施配套不足、生态环境敏感是普遍特征,比如石漠化山区的坡陡石多、黄土高原区则极易水土流失。现有土地整治技术模式和标准主要面向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农田,强调通过提标改造形成高标准农田,据此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因而并不完全适用于立地条件、利用导向、生态本底都明显与之有别的特色农用地整治。亟需结合地方实践经验和工程/工艺试验,研发、集成和创建针对特色农用地的生态化整治技术体系。
三是探索特色农用地开发的效应提升模式,着力放大社会经济效应、减少生态环境影响,提升综合效益。一般而言,特色农用地开发可为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推动作用,但国内外的现实案例告诉我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可能富了老板但伤了百姓、推动了经济增长但破坏了生态环境。需要探索完善特色农用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助于提升联农富民效应的运营模式,创新有助于减少生态扰动、控制水土流失的开发布局优化方法,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触碰生态红线、不降低生态服务。
着力实现三大目标
一是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通过有序挖掘特色农用地资源潜力,大食物观普遍树立,森林、草原、江河湖海食物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二是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服务价值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开发整治和合理利用,特色农产品产地闲置、低效利用的土地实现集约利用;结合绿色空间布局优化和生态工程有效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进一步提升。“大资源观”和“大生态观”基本形成,“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脱贫地区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得到有效推进。在大食物观、大农业观的引领下,脱贫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食物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从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劣势地区、薄弱地区,逐渐成为切换赛道、绿色发展的优势地区、新兴地区,探索出特色农业引领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作者简介:王婧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李裕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