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浙江松阳:“小工坊”带动产业共富“新引擎”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张婷 王雯静 张年宽
  • 2024-10-09 15:48:15

“我们现在正逐步将智能项圈、智能耳标等先进物联网感知设备安装在牛身上,随着数字化散养系统的建立,以后再也不用漫山遍野地找牛了,并且能实时了解牛的情况。”浙江省松阳县望松街道乌石下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华开心地说。

乌石下村平均海拔800多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为养殖高山生态黄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当地利用这一优势建成“联心牛”共富工坊,目前工坊内共养殖了100多头高山生态黄牛。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工坊积极推广“云领养、云销售”的电商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打造“联心牛”生态品牌,通过“互联网+农业”“平台+农户”的方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带动农户增收。

图为松阳县大东坝镇蔡宅村豆腐工坊外景

“我们通过‘村党支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村集体每年享有股份分红及山林租金的固定收益,同时工坊还雇佣低收入农户参与养殖场建设,每年固定用工5人、临时用工200余人,累计发放劳动报酬100余万元。”王建华算了一笔账,等联心牛共富工坊的智能硬件和追溯平台完全建成后,黄牛养殖规模可扩大到600余头,覆盖养殖农户100多户,真正实现“小工坊”赋能“大产业”,打造全县优质黄牛养殖基地。

近年来,松阳县立足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以“共富工坊”为载体,创新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工坊。目前已建成品牌带动式、产业赋能式、电商直播式、定向招工式、来料加工式、农旅融合式等六大类“共富工坊”112家,其中,取得SC认证的工坊32家,吸纳就业人数3300余人,带动各类培训人数5000余人,人均月增收2600余元,全年可促进村集体增收520余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共富工坊”生命力,今年以来,松阳积极推动实施“一乡一优坊”“一坊一招鲜”“一鲜一农匠”的共富工坊“六个一”提能升级行动,以实现增技增收为目标,切实加强运营指导、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共富工坊经营管理能力水平,打响“田园共富工坊”知名度。“我们把提升工坊运营能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组建县级工坊产品服务组,帮助各工坊丰富产品类型、延伸产品链条,合力打造一批‘拳头产品’。”松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温兴水说。

图为松阳县望松街道乌石下村联心牛共富工坊养殖基地

为解决共富工坊市场主体参与程度不高,自主经营能力偏弱等问题,松阳进一步完善“工坊+支部+部门服务”红色包联模式,挑选16家共富工坊作为县级提升示范工坊,按照“一坊一策”方式,开展工坊运营合伙人招募行动,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运维。并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共富工坊参与SC认证,充分利用各类网络销售平台、农博会等,进一步拓展工坊产品销售渠道。

接下去,松阳将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深化村企联建,在产品提质、市场开拓、技能培训上下功夫,做强乡村产业链、品牌链、价值链,让共富工坊成为实现农民增技增收、推动富民强村的“新引擎”。

作者:张婷 王雯静 张年宽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