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非遗彝绣秀北京”活动在北京钟鼓楼举行

2024-10-14 14:31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蒋若晴 作者:蒋若晴

10月13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非遗彝绣秀北京”活动在北京中轴线地标性建筑钟鼓楼前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原生态非遗服饰、以绿孔雀元素作为创意理念的系列服饰、“福来云往”系列服装先后呈现,犹如一簇簇五彩的山花绽放在人们眼前,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楚雄彝族服饰拥有1700多年的传承历史,被誉为“穿在身上民族史书”。2014年,楚雄彝族服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楚雄,彝家姑娘是服装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特有的传统习俗使彝族刺绣和服饰相生相伴,得以代代相传,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记忆,彝绣成为彝家人引以为傲的“指尖的艺术,心灵的花朵”。彝家儿女用一双双巧手把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热爱、对历史的记述,绣在布中、穿在身上,用彝绣记忆楚雄的厚重历史文化、多彩风土人情,使彝绣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新时代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再次感受到楚雄彝绣那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非遗与时尚、技术与艺术交融的魅力。”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在致辞时表示,楚雄彝绣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的成功探索。

在今年九月末“惊艳”巴黎时装周的楚雄彝族非遗服饰也在活动中精彩亮相,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巴黎时装周·楚雄非遗服饰时装展作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将35套楚雄非遗服饰展示在世界舞台上,呈现了一场极具东方美学韵味的楚雄非遗服装大秀。

在仪式环节,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共同研究编制的“新华·楚雄彝绣时装周指数”也重磅发布。据中国经济信息社总裁曹文忠介绍,“新华·楚雄彝绣时装周指数”显示,楚雄时装周在活动组织和宣推力度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搭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国内外服饰互学互鉴互赏的平台,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样板。

活动当天,还开展了民族歌舞表演、河南洛阳汉服展示,以及楚雄彝绣互动体验展等活动。

近年来,楚雄州坚持推动楚雄彝绣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2023年,全州彝绣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增加值2.75亿元,5.7万名绣娘人均年增收2万到4万元,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就近就地就业;今年上半年,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产值5.5亿元,走出了一条彝绣美、产业兴、百姓富、乡村靓的彝绣锦程。楚雄州把彝绣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推动楚雄彝绣跨越山海、走向世界,让楚雄彝绣先后登上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巴黎时装周。如今的楚雄彝绣,已成为加快楚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的产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毛晓雅 见习记者 蒋若晴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