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17日,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全国有关行业专家赴甘肃环县点,检查“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技术应用场景和示范效果。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于2023年启动实施“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在内蒙古、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和青海6省区开展草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其中,环县示范点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牵头组织实施,目前共梳理出苜蓿覆膜穴播抗旱保苗技术、湖羊增草节粮养殖技术、青贮玉米间作饲用大豆减施栽培技术等9项技术。
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牧交错带,广大群众有种草养羊的优良传统。项目专家组赴木钵镇殷家桥、环城镇西川村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环县羊羔肉产业发展集团调研饲草种植技术、肉羊高效养殖技术等多个应用场景。
专家组认为,“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在环县取得显著成效,与该县草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为全县草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针对项目组实施的9项草畜生产技术要点、效益核算、示范规模和带动效应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通过技术模式实施实现草畜兴旺、生态变好,助力打造环县羊羔肉品牌。
来自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多所院校专家,和甘肃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项目组骨干、项目效益评估组骨干近50人参加了为期2天的检查调研活动。
作者:杨瑞雪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