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烟区,一座座线条流畅、简洁新颖的新能源烤房如同现代科技的使者,伫立在村庄中,格外显眼,为古老又质朴的土地增添了一份现代的气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时下正是烤烟收获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味道,预示着烟叶即将完成从翠绿到金黄的华丽蜕变。这不仅是对自然馈赠的颂歌,更是安宁市烟叶烘烤绿色生产发展之路的生动见证。
在安宁市的烟叶烘烤历史上,烤房的变迁是一部生动的绿色高效发展史。从最初的土烤房,到后来的密集烤房,再到如今的新能源生物质燃料烤房,每一次变革都凝聚着科技与环保理念的进步,记录着安宁烟叶产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迈进的坚实步伐。
以煤炭为燃料的密集烤房。孟韦名 摄
上世纪,安宁市的烟叶烘烤主要依赖传统的土烤房。这些烤房多就地取材,用泥土和砖石简单构筑,没有科学的通风和温控系统,存在升温慢、保温性差且排湿不易等不足,加之温湿度调控全凭烘烤者经验,导致烟叶品质不稳定,烟农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日夜守在烤房旁,辛苦劳作却难以保证烟叶烘烤质量。
用泥土和砖石制成的土烤房。孟韦名 摄
据烟农代普会回忆,“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刚种烟,那时候我们都是用土烤房烤烟。条件艰苦,一不小心就烤坏了烟叶,心疼得直掉眼泪。”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安宁的烤烟产业迎来了密集烤房的革新。2008年,安宁市烟草公司响应全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号召,引进了先进的密集型烤房配套技术。
密集烤房采用机械强制通风和热风循环模式,使烤房内整体温湿度更加均衡,有利于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均匀受热和脱水排湿,从而大大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烤后烟叶黄烟率高、色泽均匀鲜亮,烤坏烟比例降低到5%以下。
“这可比土烤房强多了!”代普会逢人便说,“不仅烤完的烟质量更好,而且烤房一次能装更多烟,装烟入炉出炉也比以前省力不少。”
此后十年,密集烤房在安宁市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在发展的高峰时期,安宁市共有442座密集烤房投入使用。这一变革,标志着安宁烟叶烘烤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推进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安宁从未停歇,烟叶生产的“绿意”越来越浓。
2017年,安宁市烟草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了绿色新能源烤房的发展潜力,认为这是实现烤烟生产绿色转型的关键,并从天然气、电能等多种清洁能源中选择了适应安宁实际的易于获取、成本较低的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率先开始试点使用新能源烤房。
水井湾苗族村密集烤房推广。
杨留祥是安宁最早一批探索使用新能源烤房的烟农。“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有些担心。”他笑着说,“毕竟这是新事物,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使用生物质颗粒的每炉烘烤成本比煤低了不少,而且政府和烟草公司有新建烤房的补贴,烟站的技术人员也经常上门指导,我就想着试试看吧。”
结果证明,杨留祥的选择是正确的。新能源烤房配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烘烤阶段需求自主加入燃料,智能调控温湿度等参数,烟农无需日夜守在烤房边添加燃料、调控机器,大大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烤烟的质量和效率。
“这些年,我目睹了烤房的技术革新,每次变化都让人大开眼界,感叹技术发展之快。现在的新能源烤房,不仅对烟叶的烘烤质量和减工降本有好处,还节约了传统能源,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绿色化水平更高了,我感到很自豪。”技术员杨文华感叹道。
2023年,安宁市已100%实现绿色非煤化烘烤烟叶,随后又引入了双气流式密集烤房,进一步探索技术迭代更新、环保效益提升、经济效益优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2024年,安宁市种植烟叶9000亩,通过绿色烘烤技术的应用,预计可为烟农节约成本117余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4%以上。
从烤房的变迁中,安宁烤烟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的脉络逐渐呈现。从传统的土烤房到现代化的密集型烤房,再到环保高效的生物质燃料烤房,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粗放走向精细,每一阶段的跨越都凝聚着对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安宁烤烟产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展望未来,安宁烤烟产业将继续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前行,为烟农减负增收,为烤烟产业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广持续努力。
作者:任婉嘉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