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东北收割时节,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忠财专业种植合作社玉米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收割玉米的合作社理事长何忠财,他告诉记者:“今年是个好年头,我种了50多公顷玉米,全部丰收。目前大部分玉米已收割完毕。今年粮食丰收了,但现在价格不理想,再观望一段时间,等价格合理再出售。我们农民的任务是种好地、多打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多做贡献。”
吉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近年来,吉林省通过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粮食产量保持了连年增长的好势头。目前,秋粮收获已接近80%,综合各方面测产情况,今年丰收已成定局,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吉林省将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改革举措强化资源要素统筹、先进技术集成、机制模式创新,全方位、系统性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目标,发挥好吉林省在国家粮食稳产保供中的作用。
聚焦藏粮于地,完善三项制度机制。一是完善黑土地保护利用制度。二是完善高标准农田建管护长效机制。三是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政策措施。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落实,从试点探索向全省铺开,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保持稳定。
聚焦藏粮于技,抓好四个创新突破。一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抓创新求突破。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加力推进11个领域47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系统总结推广保护性耕作等稳产技术、“水肥一体化+密植”等增产技术、统防统治等防灾减灾技术、农机减损等节粮技术,加快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二是在现代种业振兴上抓创新求突破。统筹省内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高水平建设寒地区域育种中心和玉米、水稻等6个育种平台,加快在高产耐密抗逆玉米、耐中度以上盐碱优质高产水稻、高油高产大豆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三是在智慧农机研发上抓创新求突破。从需求端入手,聚焦研发制造大马力智能农机、填补空白的新型丘陵小农机,围绕集中精量播种智能免耕等8个主攻方向,开展聚力攻关。同时,把智慧农机纳入“优机优补”范围,在全国率先将智能参数配置列为补贴机具投档条件。四是在智慧农业赋能上抓创新求突破。加快构建“吉农云”平台“一云统揽”体系,推进数字村全覆盖建设,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不断拓展丰富智慧种养、智慧收储等数智化应用场景。
同时,注重激发农民种粮、地方政府抓粮“两个积极性”。不断提高惠农富农政策的精准性和激励效能,全方位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阎红玉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