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自2008年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长寿文化吸引世人目光。作为全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三水区目前共有百岁老人75人,而在三水大塘镇,更是藏着一个令人惊叹的长寿奇迹——不仅以16名百岁老人的总数在户籍人口占比0.034%位列全区第一,更有120岁的黄玉兰老人、109岁的侯翠婵老人及107岁的何仕容老人三位全区最高龄的“长老”一直安居于此。这串闪耀的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第一“宝”:环境优美,“特产”不少
大塘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北部中心腹地,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和清远市石角镇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扎实、道路交通方便;这里有98.15平方公里的辖区总面积,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2023年以来,大塘镇先后入选年度县域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镇域经济500强”和“镇域创新发展潜力500强”,下辖的大塘农业园更是广东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有“佛山市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等美誉,是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大塘镇北江流域美景
大塘镇水资源丰富,河流如织,不仅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更增添了小镇的灵动与韵味。城市绿化、公共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振兴欣然落地,街道整洁宽敞,绿树成荫,每一处都散发着舒适与宁静的气息,无论清晨或傍晚,人们都能在这片绿意盎然中感受和谐美好。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优质丰厚的物产、舒适宜居的环境,让安居在此的人们身心舒展,生命也得以延续,长寿文化传承至今。民以食为天,“吃”作为头等大事与长寿也密切相关。大塘农业发达,盛产各类优质蔬果,如享有盛名的黑皮冬瓜、韭菜、翡翠碧绿节瓜等,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且品质一流,为当地居民的健康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全区最高龄的黄玉兰老人生活在盛产黑皮冬瓜的莘田村,作为日常食用较多的食物,黑皮冬瓜富含维生素C,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病等患者食之,可达到消肿而不伤正气的作用。广东气候炎热,容易心烦气躁,黑皮冬瓜可解热利尿,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109岁侯翠婵老人生活在河鲜肥美的北江边大塘村,日常饮食也多与河鲜相伴。北江水质优良,出产河鲜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蛋白高、脂肪低、胆固醇低,富含磷、锌等微量元素,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大有益处。而来自永丰村的107岁何仕容老人甚是喜爱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大塘特色长寿醋(臭屁醋),这种具有消杀细菌、软化血管等多重功效的“液体榴莲”不仅体现三水长寿文化的精髓,更是大塘居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品。通过走访了解,大塘这些长寿“老baby”们都酷爱这些“特产”美食,它们作为大塘镇长寿秘诀的基石,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第二“宝”:民风淳朴,“关爱”常到
除了健康的饮食,大塘镇的老人们还有着和谐的家庭和豁达的心态。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在大塘镇,尊老敬老爱老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深深植根于每个人心中的信念,成为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在这里,子孙孝顺的事迹不胜枚举。连滘村百岁老人刘桂婵子孙与老人共同居住,时刻守护与陪伴。大塘村百岁老人侯翠婵虽痛失爱子,但两个孙子极为孝顺,将老人接来身边赡养,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
大塘敬老院秋游活动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些孝顺的子孙们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正是因为这些爱的环绕,老人们身心愉悦,福泽绵长。此外,大塘镇居民乐于助人的氛围浓厚。大塘社区百岁老人简玲的儿子不仅孝心满满,还富有爱心,长期义务在老年活动中心给老人们教授书法,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文化。这些百岁老人也都秉持着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美德,以身作则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此外,每当重阳节来临之际,各村(居)还会自发举办一系列敬老活动,精心准备丰盛宴席,邀请老人们欢聚一堂,品尝佳肴,分享生活点滴,享受天伦之乐。在永平望岗东社村,澳门归来的乡贤黄伟泉老先生慷慨解囊,在重阳节给村里老人们发放200元/人的慰问金,并在村祠堂设宴款待六旬以上的老人共度佳节,乡里乡亲相亲相爱。
值得一提的是,大塘镇敬老院内也有三位百岁老人,他们在这里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活安逸舒适。这里的工作人员敬老爱老,给予老人贴心的关怀与服务,使得敬老院成为了他们晚年生活的温馨港湾。敬老院设有功能完善的老年活动中心,配有专业护理团队,定期举办义诊及丰富多彩的社工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大塘,尊老爱老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入人心的社会风尚,它像一股清泉,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让老人们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与幸福。
第三“宝”:政企同心,“老年友好”
大塘镇不仅关注“一米高度”,更充分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政企齐心,积极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在迈向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征途中,始终将老龄工作置于重要位置。
当地党委、政府用心用情,按月足额发放高龄津贴,不断提升老龄服务水平,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生活。高标准构建养老体系,全方位支持大塘敬老院改造升级,致力于打造老年友好、适老化的舒适环境,让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归家般的温馨与安心。
大塘敬老院内101岁张少仪老人派发红包。
高规格实施社区养老工程,大塘镇建设1个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2个养老服务小站,高水平优化8+n居家养老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定期安排康复师保健,加强对社区老人身体素质关怀;定期组织生日会,丰富长者们的文娱生活;开展祖孙黏土手工活动增强手眼协调能力,融洽亲子关系;成立“岁月留声机银龄互助团”,用音乐和歌声关怀辖区内独居、孤寡的老人。镇主要领导更亲自带队入户走访慰问老人,定期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传递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此外,大塘镇还积极动员各界力量加入爱老助老队伍,开展系列关爱老年人的活动。不仅有大塘商(协)会等行业协会捐赠慰问金,也有佳利达、正域等爱心企业赞助物资改善老人生活,还有聚贤茶楼、雄友饭店等一批餐饮企业提供美食增加老人食物营养,更有敬修堂药业定期上门为老人们脉诊调理,增强老人体质。全社会的参与,让他们不仅有生活的温暖,更有精神的慰藉。这种老年友好的社会氛围,为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入探寻,大塘镇的长寿秘诀渐渐清晰——物产之丰、民风之淳、政企之合,共同构筑了这片长寿福地的独特魅力。
作者:吴若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砾星 李红波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