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走进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常兴镇产业园区,“发展乡村车间,助力乡村振兴”的大红墙体宣传标语十分醒目。厂房里,机器的切割声响个不停,工人们正在加工空调制冷配件和消防通用管道;厂房外,装满产品的车辆即将发往外地。
“这里原是废弃多年的常兴镇皇林木业有限公司旧址,而今,经过修缮已建成标准厂房,每天都迎来20余名村民来这里上班。”常兴镇副镇长霍紫翔告诉记者,曾经以生产木板系列产品的皇林木业,在2000年初,由于产品跟不上时代步伐导致工厂停产,老厂房变成“空心房”。
近年来,常兴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自2023年8月份开始,将皇林木业厂房作为镇产业园承载地,对原有老旧厂房进行修缮,成为助推财政增收的“风水宝地”。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今年8月,驻马店盈华商贸有限公司以每年8万元租金投资产业园,专门从事空调制冷配件和消防通用管道生产,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政府提供厂房,让我们实现了‘拎包即住’,不仅减少了企业投资成本,而且加快了企业生产步伐。”该公司董事长任胜利说。
“底薪3000元,加上超任务数量,1个月收入3600元左右。在家门口的乡村车间上班,既能挣钱又能顾家,干起活来更起劲了。”说起在家门口开办的乡村车间,常兴镇韩寨居委会居民李凤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企业的入驻门槛低了,闲置资产盘活后实现了财政资产永久保值、增值,企业财政双受益。可谓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常兴镇镇长邓长岭说。
乡村车间不仅帮扶了脱贫户,还带动了不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今年50岁的常兴镇冯楼村村民张芳,正在娴熟地操作着缝纫机。她高兴地说:“缝1只手袋赚一毛钱,1天能缝800只左右,每月能挣2000多元。”
截至目前,常兴镇修缮废旧厂房6处,吸纳6家企业落户。全镇新上保温建材、创新诚诺包装、中药材加工、来料加工等小微企业14个,总投资1亿多元,安排劳动力就近就业1300多人。
“产业兴,百业兴。下一步,我们将在发展乡村车间上做文章,力争利用2年时间,把全镇25个村培育成年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以上的‘明星村’。”常兴镇党委书记李浩信心满满地说。
作者:杨明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