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一棵菜“三头甜”——云南楚雄州元谋县姜驿乡高原夏秋蔬菜富农家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郜晋亮 普朝恒等
  • 2024-11-14 10:31:38

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最北部的姜驿乡,高山夏秋蔬菜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钥匙”。近年来,姜驿乡充分发挥高海拔区域独特的气候优势,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抢抓高山夏秋蔬菜市场需求机遇,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发展之路。

姜驿乡属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海拔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病虫害少,这些自然条件使得当地生产出的蔬菜色泽鲜亮、脆嫩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山夏秋蔬菜产业。

姜驿乡的精品果蔬科技示范种植园。

为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地创新性地探索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在规范流转土地建设示范基地的同时,吸纳当地农户到基地务工,并免费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培训。这一举措不仅转变了当地农户的传统经营观念和种植模式,还逐渐提升了标准化种植水平,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高山夏秋蔬菜种植。

“以前,我们不会种蔬菜,主要是以种植马铃薯、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种植效益低。”村民李海奎感慨地说,“现在合作社从种植到销售给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我们只要把菜种出来,就能卖出去,收入提高了,生活也越过越好了。”

2024年姜驿乡蔬菜种植面积为4300亩,主要种植品种有洋葱445亩、西红柿878亩、青玉米630亩、黄瓜480亩、辣椒450亩,预计年产蔬菜1.7万余吨,这些蔬菜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更鼓起了当地农民的“钱袋子”。

产业工人正在对番茄进行装箱。

当地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合作社,引进蔬菜种植项目进驻,盘活闲置土地,唤醒“沉睡”的土地资产,实现了土地流转规模化、产业高效化,让群众获得“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报酬”的三重收入。

“对于农产品而言,从田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均需要温度‘护航’,在姜驿村委会的辖区内,元谋县滇川果蔬冷链物流商贸集散中心的建成,确保蔬菜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新鲜度,拓展销售范围,延长销售周期,进一步提高了蔬菜产业的附加值,多角度扩充蔬菜产业版图,同时也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群众不仅可以领到土地流转费,还能在基地和集散中心务工。”姜驿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李雅青介绍说。

“我在这里干活,每天能挣到110元,不必跑到别的乡镇甚至县城去找工作,像我一样在这里打工的本地人有150多人,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告别了以前那种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来回奔波的‘两栖’状态。”村民王艺高兴地说。

工人正在搬运蔬菜。

夏秋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2024年10月,135家企业积极投身姜驿乡夏秋蔬菜种植事业,总产值预计超过4000万元,为企业创收超过3000万元,全乡流转土地4356.01亩,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9.9万元,1483户农户获得租金收入136.1万元,吸纳1500余人到基地务工,长期就业岗位500余人,季节性用工1100余人,高山夏秋蔬菜产业的发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实现了公司、合作社、群众的“三头甜”。

如今的姜驿乡,果蔬飘香,一垄垄、一畦畦、一片片的蔬菜像一块块巨大的绒毯,镶嵌在沃野之中,生机勃勃、丰收满满。高山夏秋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姜驿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创新模式、注重技能提升,才能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作者:普朝恒 李雅青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