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挖掘乡村“土专家”,深耕乡村“土特产”,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立足精准,拓宽广度,建立“土专家”人才库
满足乡村发展人才需求,要立足于本地,挖掘用好乡村本土资源。城厢区坚持一线出人才、一线选人才理念,着力把更多懂技术、有情怀的“土专家”集聚起来。鼓励各镇、各村结合“一村一品”建设,按照“一村一方案”挖掘有本事、有绝活且活跃在乡村发展一线的务果能手、种植大户、职业农民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头人等,结合龙眼、花蛤、枇杷、橄榄等城厢特色产业齐聚起诸如龙眼产业林玉满、花蛤产业林秋云、枇杷产业蔡向伟等知名“土专家”。
在盘活本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打破学历、职称、资历等限制,采取自荐、举荐和组织开展农业博览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的形式,对农村种养殖能手、返乡创业者、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等进行全面系统摸排,推动在外“田秀才”“土专家”精准回引、组团发展。
除此之外,城厢区还建立了“土专家”人才信库,进一步加强身份认同,增强荣誉感。
2021年以来累计挖掘活跃在乡村产业发展一线的“土专家”120余名。同时动态更新人才库,结合辖区人才政策、创新创业比赛等,吸引更多外出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及时发掘出那些有胆识、能吃苦、爱钻研、有望成为“土专家”的“秧苗”,构建起定位清晰、层次合理、衔接有序的“土专家”人才雁阵。
强化引领,深耕产业,激发“土专家”强动能
推动“土专家”成为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引擎”不仅需要“选得出”,更要“用得好”。城厢区聚焦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带头型”“技术型”“实干型”乡土人才的作用,写好做优“土特产”文章。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中国农技推广APP、手机微信群等,搭建“土专家”与农户线上交流的渠道,在线开展问题解答、咨询指导、技术普及等服务。线下采取开设田间学校、高素质农民培训等形式,帮助种植户掌握种植管理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现场指导、技术推广等23场次,受益1100多人次。
鼓励“土专家”发挥自身技术和经验优势,在品种改良、推进种植技术进步等方面作出贡献。“土专家”林玉满带领华亭镇五云村果农改进关键技术,采用高接换种、果树矮化、科学施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发展推广龙眼晚熟品种“四季蜜”,将龙眼产期推迟近3个月,价格提高3至4倍,达到产品“错峰头”,品质“独一份”的效果。
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建立“土专家”包抓服务机制,推动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和农民增收。“土专家”蔡向伟在担任枇杷农民田间学校校长期间,重点服务以常太镇枇杷产业为主的环东圳水库生态休闲带,立足枇杷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1000余亩枇杷增产增收500万元。
搭建平台,厚植沃土 ,做优“土专家”服务圈
更好发挥乡村“人才雁阵”作用,需要不断优化“土专家”的发展环境,促进乡土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平台。城厢区积极构建一套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在尊重人才、厚待人才、成就人才上不断出招。
充分发挥校地合作平台的作用,组织高校农业专家授课,联合辖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定期组织“土专家”交流活动。通过进修深造、定期交流、外出参观等形式,为乡土人才实现个人成长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双向奔赴”。
城厢区将“土专家”纳入村(社区)干部后备力量考察范围,建立起“致富带头人-党员-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链式培养机制,对其中政治表现好、综合素质好的人才,按程序择优聘选,激活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在党员人才“带富先锋”行动中,该区已挖掘培养72名人才加入党员队伍,培养9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任职村干部。
通过典型培育、举办技能竞赛、推广宣传等,让“土专家”的精湛技术和优秀成果得到充分展示,推动“土专家”真正在乡村有“市场”。如通过举办插秧劳动技能竞赛,“土专家”郑飞洪的插秧技术广受群众追捧,自发前来学习的民众络绎不绝。
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如同这片土地般朴实厚重,蕴藏潜力。盘“活”乡土人才资源,是盘“火”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奏好“土专家”的招才、用才、留才三部曲,城厢区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正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作者:郑旭彬 郭雪冰 陈佳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