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析隰县玉露香梨的出圈之路,是想让每一个优质农产品都能被看见,被认可,这样农民的辛苦才没有白费,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才能凝结成果实,消费者的餐桌则会无比丰盈,农业产业链条也会越来越强韧。
如果说“十一”之前,大家还不知道什么是“小西天”,不知道“隰”字怎么念,没吃过玉露香梨的话,那么“十一”之后,这些大概都不在知识盲区了。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刮起的这股流量风终于吹到了山西隰县。
这股风吹得最猛的一天是10月3号,当天的客流量达到了将近1.8万人,去年同期,这个数字只有3000多,整个隰县的人口数也才只有9万。大家都想去看看游戏里,弥勒佛对悟空说“既见未来,为何不拜”地方的真实样子,感受下千余尊悬塑佛像汇集一殿,到底有多震撼。“十一”期间的隰县,大中午的日头还有些晒,一群志愿者就拿着当地特产玉露香梨来到高速路口,景区周围,端着盘子免费供大家品尝,解解渴。就这样,玉露香梨伴着小西天的火爆和隰县人性化的服务走红了,在景区门口摆摊的冯爱珍,一天能卖出8000多块钱的梨。“并不是因为我在景区卖得贵,所以挣得多。政府给我们统一定价了,我跟隰县任何一个地方的路边摊,同样品质的梨卖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在野里垣隰县玉露香梨的生产车间,工人在包装已经分选好的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祁倩倩 摄
记者在隰县时,听到的是许许多多像冯爱珍一样的人们,手机里不停响起的收款到账声音,看到的是工厂里日夜不停转的流水线,堆成摞的待发快递。虽然玉露香梨的走红出于一种情意的自然流露,是一种人性化服务的副产品。但它以自身的高品质,让一时的曝光变成了持久的购买力,用好口感紧紧锁住了消费者的心。我们乐于见到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乘着东风,顺势而上,从鲜为人知走向有口皆碑,这背后映射出的,是国内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巨大潜力和“十年磨一剑”打造出的过硬品质。我们分析隰县玉露香梨的出圈之路,是想让每一个优质农产品都能被看见,被认可,这样农民的辛苦才没有白费,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才能凝结成果实,消费者的餐桌则会无比丰盈,农业产业链条也会越来越强韧。
天时地利人和
当流量来的时候,隰县全县上下不约而同想的都是同一件事:用一切办法把客人招待好。怕在景区排队的游客等烦了,副县长在门口唱起了歌,文旅局长扮成了沙僧,上演真人版《西游记》。等急了想骂人的可以去门口找县公安局副局长,“想骂的可以过来排队到我这儿来骂两句,一定照单全收,但大家一定注意安全。”70多岁的大爷自愿报名在景区门口打快板;老板们把自家店铺门口的停车位主动让出来,免费让外地游客停车,车多到挡住门了也没事;游客打不到车也不怕,警车开道一路护送到火车站……“大家做这些事就是自然而然的,并没有提前规划,更没有想着要把玉露香梨借着这波流量推出去。我们只是想尽一切办法做好服务,拿出一切好东西,招待远方来的客人。”隰县文旅局有关负责人秦晋荣说。
实在的隰县人也没想趁势大捞一笔,“糁粉是我们这儿的小吃,平时都卖5块钱一碗,但现在卖家们生怕客人买贵了,都降到4块钱卖给外地游客。”秦晋荣说。记者随便找了家饭馆吃饭,还没点几个菜,服务员就说,“够了够了,我们这儿的菜量大,点多了你们吃不了。”
如果问隰县人,他们为什么要提供这么多的服务,投入这么大的热情。他们总是会一愣,因为自己也没想过,更像是一种本能。隰县人的实在和善良是出了名的,背着妈妈上大学的女孩孟佩杰,帮助百余名孤儿、贫困儿童上学的“孤儿干部”解绍亮,救过12个陌生人的“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来虎平……都出自这个县,所以它有个“好人县”的名号。记者在隰县听到这样一个故事:龙泉镇刘家庄村的一户人家得了重病,需要做捐肾手术,200万的医药费实在掏不起,结果全村在一周之内凑齐了100多万,好多人把给自家孩子结婚的钱都拿了出来,帮助他家解了燃眉之急。
那这次的流量纯粹是“好人有好报”“天上掉馅饼”吗?在秦晋荣看来,似乎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只是不知道这份努力什么时候会有结果。”早在去年淄博烧烤爆火的时候,隰县文旅局就坐不住了,带着人马去考察学习,在烧烤摊位旁边设展板,吆喝,“就想让大家吃完烧烤能看我们一眼,知道山西还有个隰县,隰县还有个小西天。”他们也没有错过向“尔滨”、天水麻辣烫学习的机会。“我们就想,先努力着,至于啥时候能像人家一样,就看命吧。”
他们没想到,“天命人”(喜欢《黑神话·悟空》人的自称)会有这么大的爆发力。这波流量就像一把火,把所到之处,所涉之物都烧红了,但隰县玉露香梨的走红并不单纯是因为连带效应。它能被隰县人拿出来待客,是因为拿得出手,它能从免费尝一口,变成消费者真金白银的购买力,是因为它好吃,“皮薄,核小,多汁,香甜”,毕竟,味道永远说不了谎。
“拿得出手”,就这简单的四个字,承载的却是全县上下的全力托举,凝结的是几代科学家们的共同心血。
只为一颗好梨
科学家们一开始研究玉露香梨的时候,根本没人认识这个品种,“长得像个绿蛋蛋,跟没熟似的。”“74-7-8”,这是玉露香梨最开始的名字。20世纪70年代初,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邹乐敏率领梨品种选育课题组科研人员,在大量梨树品种资源收集、鉴定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公认具有优良品质的新疆库尔勒香梨为母本,为了弥补库尔勒香梨个头小、核大的缺点,科研组又特意选择个大、肉质细腻、果形美观的雪花梨为父本,经过多年杂交选育出了优良单系“74-7-8”。
郭黄萍是2000年从老一辈研究者手中接下育种工作的,那时候从“74-7-8”单系应用于广泛种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品种还未审定、配套技术没有跟上,某些优良性状也表现欠佳。郭黄萍和其他科研组成员就在山西各个区域试点上调查其生长情况,并研发相关的配套技术,“我们要明确品种的适栽区并保持性状稳定,配套适宜的技术以后,品种在生产上的优势才能表现出来。”
2003年,“74-7-8”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科研成果鉴定,评价达国际先进水平。由于果肉晶莹剔透,汁水多,果香清甜,宛如玉露琼浆,再加上母本为香梨,故定名为“玉露香梨”。有了正式名字,玉露香梨的育种研究也开始朝向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在玉露香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育种工作,以此进行品种性状的调整优化,育成了一批优良单系。”郭黄萍说。在提升玉露香梨颜值方面,研究所不仅为玉露香梨“塑性”,还努力为其提升“气色”。虽然它继承了雪花梨父本的大个头儿,但是果形却不是很端正,因此研究所就一直在试验用不同品种的梨杂交,调整玉露香梨的果形美观度,同时会选用一些红色品类的梨资源进行杂交,以在青色梨身上增添“红晕”,让外观更漂亮。
“梨杂种实生苗的童期较长,育成一个品种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梨杂交育种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工作。”近些年,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仁果研究室主任杨盛慢慢从郭黄萍手中接过育种栽培工作,成为玉露香梨的第三代研究者。如今,它的口感、外形等性状都已经趋于成熟,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上,“育种重点是提高玉露香梨的抗性,例如抗寒性、抗病性、抗旱性、抗土壤瘠薄能力等,让玉露香梨的‘体质’更好。”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仁果研究室主任杨盛正在观察玉露香梨结果情况。 受访者供图
“隰县玉露香梨”,如果单凭“隰县”或“玉露香梨”任何一个,可能都无法达到当下“叫好又叫座”的局面,两者如同伯乐与良马,一个找到了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一个找到了天然优质的生长环境。“同样的品种,从晋南的运城、晋中的祁县等地,再到山西周边的其他北方省份,隰县种植点的品种表现,只要管理到位,可以称得上是‘佼佼者’。”郭黄萍说。
隰县地处北纬36度优质水果生产带,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梨树栽培史已超过2000年。因此,在如何种好玉露香梨这件事上,光果农自己就有不少经验可谈。在城南乡南唐户村,果农李建经营三四十亩的果园,为了香梨能卖出好价,李建每年至少要修剪4次梨树枝,5年以内换一批新枝来保证香梨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他每年都会增施有机肥来代替化肥,“用过有机肥的玉露香梨口感会更香甜,糖度也要比使用化肥时高。”
这些年来,在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的资助与推动下,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也在不断配套升级栽培技术体系,并形成相关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手册,由农技人员到田间指导培训。在杨盛看来,土肥管理技术是保证香梨品质的关键。“一定要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让土壤变得健康,不要偏施化肥,让土壤板结,这是现在生产上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还说,采果之后要以施用基肥为主,次年的3月、5月、7月追肥,追肥的用量需要精准控制,在不同地方,根据树势强弱、树龄大小、上一年的挂果量、当年的花芽分化情况等因素,来确定追肥时间和用量。
好品种、好环境,再加上隰县“举全县之力”的行事风格,如今隰县玉露香梨面积达23万亩,规模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全县有80%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80%的农业收入来源于果树,80%的贫困人口依靠梨果产业脱贫,以该产业为主的“一县一业”格局早已形成。
产业配套不掉链
“玉露香梨好吃是好吃,但是不耐放,一放就烂。”李建以前经常会听到消费者这样的评价,他自己也深有感触,以前下果期卖不出去果子,就只能亲眼看着梨果烂掉。“由于玉露香梨这个品种的成熟期比酥梨要早,在晋中地区约9月上旬成熟,以前果农们用土窑洞储存,没办法存放太长时间。”郭黄萍说,“所以延期销售的策略只能是通过恒温冷库储藏实现,配套生产栽培和储藏保鲜技术以后,隰县玉露香梨的供应期基本上能达到八九个月。”
冷链仓储保鲜,是实现从农产品到商品的重要推手,也是跨越时间空间范围的第一步。近年来,隰县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23个主体,新建4.7万立方米,存储量增加1.3万吨;改建7个老旧恒温库,增加存储量3000吨,总库容9.8万立方米的45座恒温库即将投入使用,梨果产地冷藏保鲜能力不断提升。这不仅构筑起了隰县“一县一业”的发展底气,更重要的是,也给广大果农们更多选择权和对市场的反应时间。李建的果园今年下果之后,果子全部都放在恒温库里,正在观望着今年玉露香梨的价格。“现在价格还只有3块7、8毛,等差不多4块5,就可以卖了,今年小西天这么火爆,玉露香梨的价格肯定差不了。”
隰县野里垣土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野里垣”)的智能选果车间里,一颗颗黄绿色的玉露香梨进入大型智能化商品化处理生产线,不同大小的梨果进入不同的流水线,机器每6秒对梨果拍摄照片进行外观检测,查看是否有果锈、斑点等瑕疵,并通过无损自动化检测来测定糖度。糖度大于13%、红晕度大于30%、果形端正、无瑕疵的大果被认定为特级果或一级果。
“消费者买水果,肯定要挑挑拣拣,选出最好的买回家。”野里垣总经理张利州说,“我们就把最末端的工作替他们做了,把最好的玉露香梨挑选出来,分等分级、优质优价在各平台销售。”野里垣作为隰县最大的梨果生产加工企业,一直坚持“品质第一”,由此制定了根据不同梨果品质、定位不同消费群体的市场策略。
“隰县就这么大,生产出来的玉露香梨总量还是少,如果把它一年的产量均分给全国人民,10个人才能吃1个。”张利州说,产品稀缺性导致其存在溢价的可能,加之隰县玉露香梨本身具备的优良品质,才使得野里垣决心定位梨类高端市场,将其打造成“梨中爱马仕”。据了解,经过精准分选、精细分类、精心包装后,野里垣的梨果附加值提升了20%以上,为精品梨业提供了优质货源。
爆火之后的路
没有人会只为了吃梨而来隰县,他们总要去小西天转转。但小西天的核心景点大雄宝殿,面积只有169.6平方米,可供游客驻足参观的面积只有不到40平方米,再加上它历史悠久,又是彩塑艺术,参观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也会加速它的腐坏程度,所以它每批次只能容纳40人左右。
而且隰县作为一个2018年才脱贫的县城,没有高铁,省外的人来这里最便捷的方式是自驾,或者坐高铁到霍州,再坐一个半小时的大巴车到达,从隰县到太原直达的客运火车,两个月前才开通。全县的酒店数量也不多,“十一”爆火的时候,好多人都是住在周边县市。至于要不要把旅游业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上,以迎接未来要涌入的大量游客,隰县自己也有些拿不准。“我们毕竟就是一个小县城,承载能力确实有限。而且这波流量也不知能持续多久,一味地投资酒店等配套设施,风险确实很大。”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所以,在喧嚣达到顶点之后,由于当地有限的承载能力和流量的易逝,接下来的路,隰县玉露香梨还得自己走。这次“泼天的富贵”只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要借着这股东风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好在它一直致力于走出去,“我们省外的市场份额,占到销售总额的40%,出口份额也有20%。”张利州说。
要想满足更广大的消费群体,意味着要有持续、稳定的供应能力和品质保证,但目前隰县玉露香梨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这几年就没有不遭灾的,比如今年9月份就下了一场50年未遇的冰雹。我们去地里看的时候,好多快要成熟的果实都被打下来了,真的很痛心,毕竟马上就能卖钱了。”隰县果业中心主任卫建军说,平常年份,还要闯倒春寒、风灾等几道关,他还记得,“2018年5月,气温一下子降到零下8℃,我们有80%~90%的梨树都绝收了。”
为了解决“天公不作美”的问题,隰县除了通过14个防雹增雨作业点人工影响天气外,还兴建了8000亩左右的智慧果园,里面装有防雹网,它能够根据预警信息自动开合,这样果农不在家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隰县龙泉镇上留村玉露香梨智慧化果园示范基地。 受访者供图
“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在出现冰雹天气之前,空气里的湿度会急速增加。果园里的小型气象站通过对天气的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这一变化,一旦数据超过一定的阈值,便会发出预警。”隰县果业中心办公室主任王一波说,信息也非常精确,能具体到每个山头的湿度是多少。
“万一防雹网没打开怎么办?”
“我们加了一道保险,每个智慧果园周边都配备了一个物理的激发装置,只要它一分钟之内连续三次受到撞击,就会自动判定为冰雹来了,该装置就会触发防雹网。”
“常见的冻害问题,智慧果园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其实就像人一样,冷的时候,我们要钻进屋子里,要有暖气。树木也一样,就是解决隔热和热源的问题。”王一波讲道,“一方面我们会让智慧果园保持恒温,避免局部过热把梨树烤死。另一方面,我们会向冷空气喷迷雾,从而让冷空气凝结成冰晶,落到防雹网上。”
“除了应对自然灾害避免减产,我们也会注重梨的品质。”王一波说,为了保证能够稳定地产出优果,我们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不会一味地向土地要产出,而是让果树在充足、适宜的光温水肥条件下生长。隰县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已经十分普及,一亩地大概只需花3000块钱,用上10年也没问题。关键它省工、省力,再也不用雇人拉管子,把水运到地里了,只需打开设备的开关就可以。而且也十分精准,想在哪里施肥,就可以在哪里设置孔道。除草也十分方便了,机器开过去,5亩地半个小时就可以弄完,以前人工除草得干三天。“种植端的成本降下来了,隰县玉露香梨的价格也会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王一波说。
作为一个脱贫不久,人口偏少的山区县城,隰县的梨果产业还面临着兴建水库、道路硬化、电力配置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从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但隰县人一直在想办法,比如接下来要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让他们来统一管理、销售,从而统一品质。此次旅游带动农产品爆火也给了隰县人启发,他们打算建一个集文旅、休闲于一体的采摘基地,而且稳扎稳打,不冒进,项目只打算投资16万。
一夜爆红可遇而不可求,走好细水长流的路才更考验人,但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看看过去就知道,玉露香梨从落户隰县到爆火只花了40年的时间。所以只要给他们时间,保持耐心,勤劳肯干,实在又热情的隰县人是不会辜负自家好东西的。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颜旭 祁倩倩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