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不少地方,人们常以“好在”赞誉那些宜居宜业的沃土。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也是一处“好在”之地。
“我种植金果榄、重楼、马蹄香这些中药材已经13年了”张浩说道。5月,泸西县中枢镇既比村委会党总支领办了“烤烟+”种植合作社,310户村民积极响应,踊跃入社。合作社依托流转的3000亩土地发展多元化种植,探索种养结合、以养促种的循环生产方式,村民们全程参与,共享农业发展的红利。
张浩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从合作社返租了200多亩土地,新增种植了180亩金果榄和40亩重楼。这些中药材虽然需要三到五年才能采挖,但每年产出的籽种每公斤售价在500元至1000元不等。
张浩查看金果橄结籽情况。吴小龙 摄
与张浩一样,被泸西的吸引力所吸引的还有来自山西的郭云。郭云在云南打拼已有9年,今年年初,他跟着妻子回到既比村过节,恰逢合作社在进行产业引进。看到这一机遇,郭云当即决定把在弥勒的肉鸡养殖事业扩展到既比村。
党组织领办种植型合作社的成立,是泸西县烟草部门探索“粮+烟+N”产业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种植水稻、玉米、苦荞等粮食作物与烤烟相结合,同时引入肉鸡、肉牛养殖等多元化产业,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民收入的多元化。村民们以土地经营权、设施设备、劳动力入股,积极参与作物轮作和养殖项目,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在这一模式推动下,既比村建起了大棚养殖场,同时,带动村民种植万寿菊1500亩、桑树350亩,村集体经济今年预计收入45万元。
近年来,泸西县烟草部门围绕“产业融合、品牌共享、渠道共建”思路,采取“烟草部门+合作社+农户”模式,走出了一条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不仅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也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渠道和就业机会。
郭云给肉鸡添食。吴小龙 摄
“烤烟收购结束后,我就到养鸡场打工,每天不仅供吃,还能拿到120元的工钱。”正在郭云养殖场做工的村民杨树琼说道。
眼下,郭云每年可养殖四批肉鸡,年收入稳定在17万元左右,“第二批肉鸡前几天上市,估计能挣3万元毛收入。”郭云笑着说。
作者:吴小龙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