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变废为宝,秸秆回收助力群众增收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婧
  • 作者:何雄
  • 2024-11-21 10:56:43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滩头乡,常年平均气温17.8℃,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豆类为主,畜牧业以饲养肉牛、家禽、生猪为主。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成了当前盐津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在滩头乡滩头村和新田村,分布着许多肉牛养殖的散户和大户,大户又以滩头乡的俞廷江和新田村王振明两人最多,二人养殖的肉牛头数总计达110余头,而如何为牲畜越冬度春备足“口粮”成了他们时下共同面临的一大问题。

以往冬季来临之时,肉牛养殖户们便早早地从县外购进干草用于牲畜的“储备粮”,但由于路途遥远运费贵,简单的干草也能值出高价;现在,在村“两委”及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驻村队员对饲草青贮补贴政策的宣传下,养殖户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以往“嗤之以鼻”的废料玉米秸秆上。

走进两村的田间地头,总是能够看到农户们正热火朝天地收割玉米秸秆。经过处理的玉米秸秆,因其丰富的营养和低廉的成本,成为了牛群过冬的优质口粮和养殖户眼里的“香饽饽”,两村的养牛场通过大规模回收玉米秸秆,实现了饲料的自主供应,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新田村党总支书记胡芳说:“青(黄)贮饲料收储是有奖补政策的,养殖户们通过玉米秸秆青(黄)贮饲料的制作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牲畜过冬的问题,降低了肉牛养殖的成本,同时相较于以往单纯收获籽粒玉米,每亩玉米地的秸秆利用能为农民额外带来300至400元的收入。”

在推广秸秆饲料化养牛之前,田间地头的玉米秸秆经焚烧处理后产生的气体曾是乡村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也是冬春季节森林防火的重大隐患。而今,通过青(黄)贮饲料和粪肥还田技术的运用及推广,一种更加经济和环保的肉牛养殖模式正在两村兴起。

“青(黄)贮饲料和粪肥还田技术的运用及推广让大家看到了肉牛养殖的效益与便捷,这项变废为宝的技术也吸引了许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加入到肉牛养殖的这个队伍中来。”昭通卷烟厂驻村书记王世万说道。

肉牛正在吃青(黄)贮饲料。王世万 万航行 摄

进入秋季来,滩头乡将玉米秸秆回收利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将秸秆高效利用视为促进肉牛产业繁荣、优化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一环。未来,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驻村工作队将紧密配合村“两委”,宣讲好各项利民政策,助力群众增收。

作者:何雄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