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朴幽静的西南山村,一打设计独特的艺术空间,传统与现代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日前,记者跟随四川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采访团,来到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安石村,领略到了这种矛盾丰富的艺术村落之美。“安石之心”,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心形雕塑,是安石村最具标志性的艺术地标,为这个原本普通的村庄打下了深深的艺术烙印,也为人们开启了安石艺术乡建密码的探寻之旅。
“安石之心”
时间回到2020年4月,长江十年禁捕全面实施在即,位于长江之畔的安石村村民陆续上缴了渔船和网具,亟待开启新生活。就在此时,以“酒乡渔美”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在安石村正式启动,标志着安石村艺术蝶变的开始,也让这个原本为自身前途感到担忧的村庄重燃信心。
山水柴院内景
如今的安石村,一个又一个由农房改造而来的艺术空间散落在稻田阡陌之中,被人们称赞为“十院十景”,是安石村艺术蝶变最具象的成果。宜宾市翠屏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仕伟对每一个院子的设计灵感如数家珍,不过最感欣慰的却是一处没有丝毫设计痕迹的篱笆小院。这处篱笆小院有何特别之处?问题的答案便是安石村艺术蝶变的关键所在。
篱笆小院不大,三间瓦房,干净朴素。虽然做了加固和修缮,但残缺的墙体、脱落的墙皮和墙体中裸露的竹片,无一不是在诉说这座小院曾经历的岁月风霜。
篱笆小院外景
这房子的主人名叫雷崇瑶。1994年,雷崇瑶20岁,他告别生养他的故土安石,跟随进城大军闯天下。一年又一年,村里的乡邻都拆了旧房,盖起了两层小楼。雷崇瑶却越走越远,相继到了成都、河北、上海等地,并最终在宜宾市近郊成家立业。他分家时得来的三间老房也渐渐被光阴啃食,越发破败。
村里的新建房跟城里的房子一样,都用上了钢筋和水泥。人们突然发现,除了雷崇瑶这三间老房,村里再也找不出用黄泥和竹子建成的房子了。“在岁月沉淀下,这处老房成了记录安石村发展变迁的重要载体,是村庄珍贵的历史印记,不能轻易抹去。”四川省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周伦理近年来参与了多个村庄规划项目,对村庄历史根脉挖掘与保护有着深刻的认识。
“当时差一点就被推土机推倒了,紧急喊停才把这处小院给‘救’了下来。”宋仕伟回忆起安石村一期项目实施时的情景,再看如今的小院,倍感珍惜。
篱笆小院内景
如今,这处老房被改造为乡村小食店,取名“篱笆小食”,除房梁作了加固,基本保留了原始的模样,就连墙上被柴火熏烤得漆黑的印迹也被小心翼翼地保留了下来,残缺的墙体则被巧妙地打上了“玻璃补丁”,正好透出房后青翠的竹林,倒别有一番韵味。
与篱笆小院墙挨墙的是宇晨小院,主人家雷天强正是雷崇瑶的侄子。2021年,安石村内各个项目开工建设,看着村里热火朝天的场景,雷天强思量再三决定返乡创业。他在村里的帮助下从银行贷款20万元将,自己的2层小楼简单翻新,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乡村饭店,生意火爆。第二年,他把银行贷款一并还上。2023年,尝到甜头的雷天强又追加投资,把二楼精装修为民宿空间,今年初正式营业。“现在村里的人气旺了,许多外省的游客慕名而来,今年营业收入突破40万元没问题。”雷天强告诉记者。
宇晨小院
“我想象我在轻轻地独语:十一月的小村外是怎样个去处?……”80年前,林徽因女士居住在离安石村不远的李庄古镇,在病中作下这首乡愁浓浓的小诗《十一月的小村》。独自转折来去的山路、篁竹围着的茅屋、野藤绊住的老墙头、寂寂一湾水田……这些诗中所描写的村景已渐渐在时光之中褪色,不过层层叠叠的梯田、田边扭头梳理羽毛的鸭子……被艺术点亮的安石村似乎仍然保留了属于十一月小村的独特气质。
记者手记
艺术乡建不能丢了“泥巴味儿”
有人评价安石村是四川“美学第一村”。确实,“十院十景”的打造充满了艺术格调。如“山水柴院”以农村中最常见的木柴为灵感,用一段段柴块打造出一个亲近自然的就餐空间,田园地方,颇有几分禅意;半丘塘是安石村的“网红”民宿,取自一半山丘一半水塘之意,青瓦灰泥的简约木质风格,时尚大气的空间布局,品质感扑面而来。
不过,比起这些精心打造的艺术建筑,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安石村的设计者们对安石村乡土本色的保护。在景观打造上,利用原生的梨树、李树打造行道植物景观,原本零碎的田和土通过连片梳理造型,最大限度保留了原生植被和自然肌理。稻田阡陌纵横、湖塘星罗棋布,农房三三两两散落绵延起伏的山丘之中。正是基于对乡土本色的尊重和欣赏,才有了“救下”篱笆小院的故事。
安石村仍然保留着浓浓的乡土味道。
安石村的美还在于一种兼容并包的生命力,颇讲究的中餐馆与接地气的农家饭、网红民宿与青年旅社、返乡农民和文旅运营人才,他们同台竞技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生动的安石村。
安石村的蝶变是一次典型的艺术乡建探索。当然,现阶段我们的财力物力不可能把每一个村庄都建成安石村,但其背后的审美理念值得我们在乡村建设中学习借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