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湖南长沙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探访一粒平凡的种子是如何开启一段非凡的科技之旅。
在种业科技馆,水稻育种、畜禽培育、油菜增产等众多涉农科研成果一一展示在记者眼前。“这个是由柏连阳院士团队育成的低镉水稻品种‘臻两优8612’,这个品种产出的稻米镉含量每千克均低于0.08毫克,是全球第一个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低镉水稻品种。旁边这个是‘西子3号’,是第一个通过国家品种(初)审定的低镉水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等特点。此外,还有耐盐碱水稻品种、超级稻品种……”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刘志贤如数家珍,向记者详细介绍每一项种业创新成果背后所展现的农业领域的飞跃进步。
据悉,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是湖南省委、省政府为推进种业振兴所打造的种业科技创新平台。中心率先在全国推出“2+8”矩阵式研发架构,其中“2”是以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依托,构建分子育种与生物智能大数据两大共性技术平台,“8”则是依托产学研合作单位,高度汇聚了袁隆平院士团队,以及官春云、印遇龙、邹学校、刘少军、刘仲华、柏连阳、单杨、吴义强等8位院士,建设水稻、蔬菜、油菜、畜禽、水产、茶叶、油茶、中药材等8个专业研究中心。
“为了更好地赋能种业创新,一方面,中心提供了分子育种等前沿技术设备,相比常规育种,分子育种能更高效、更精准地加快品种培育;另一方面,中心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推动成果往下游走,切实助力农业产业的振兴。”刘志贤说。他特别指出,“湖南院士一桌饭”就是实现院士团队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餐桌的“三级跳”,促进农业科技与湘菜文化深度融合,引领湖南绿色农业发展和食品加工产业升级。
随后记者来到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智慧种质休眠舱、高通量基因型检测平台、液相芯片……无不昭示着种业科技的突破与进步。“我们主要提供分子育种、生物信息分析、种质资源创制、品种测试评价、第三方检测等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和设备,助力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朝晖说。
以液相芯片为例,与通讯领域一样,在生物育种领域,芯片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早期,芯片产品基本上被国外垄断,国外生产的固相芯片,虽然体积小,但生产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华智生物分子育种技术智创中心研究员李乐说。如今,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华智生物研制出了适用于任何物种、大量样本进行基因型检测的液相芯片,为广大育种家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用得好、用得起、精准高效的基因型分型服务。
截至目前,华智生物各类知识产权申请总数超700项,获得授权、公告及发布共计300余项,每年为800多家种业产学研用户提供超过1000项技术服务项目,并全面入选农业农村部作物、畜禽、水产三大类国家种业阵型企业。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嘉伟 刘梓宪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