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中也有"熊猫"?11月24日,带着这个疑问,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的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探寻这弥足珍贵的"猪中熊猫"——宁乡花猪。
在宁乡花猪文化展示馆,记者看到一群眼圈和身体黝黑、脖子却像戴了条白围巾的小猪挤成一团,不时奔跑嬉闹,憨态可掬。在当地,宁乡花猪被形容为"乌云盖白雪,脖戴银项圈,狮颈铜锣肚,嘴薄体毛稀",因酷似国宝熊猫,因此又被当地农户称之为"熊猫猪"。
憨态可掬的宁乡花猪。梁嘉伟 摄
实际上,宁乡市流沙河镇喂养生猪历史悠久。经考古挖掘,流沙河草冲周边地区曾出土商代晚期青铜豕尊、东汉陶猪圈等与"猪"相关的文物,表明远在古代社会,猪已经是这一区域普遍喂养的家畜。
宁乡市流沙河镇喂养生猪历史悠久。梁嘉伟 摄
宁乡花猪历经千年得以保存,其宝贵之处不言而喻。目前,宁乡花猪按头型划分,可分为"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3种,按毛色划分,则可分为"乌云盖雪、大黑花、小散花"3种,具有丰富而独特的遗传资源。
然而,如此宝贵的地方特色猪种,也曾一度濒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宁乡花猪因脂肪含量过高、卖不起价钱而逐渐被弃养,数量急剧减少。"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述初回忆,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物种基因,2003年,他遍访宁乡及周边乡里坊间,寻得仅存的7头种公猪,为宁乡花猪保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种质基础。"我家里世世代代都养宁乡花猪,因此我对宁乡花猪有着深厚的情怀。"
经过20余年的产业深耕,公司逐步建立起湖南宁乡猪资源场即国家宁乡猪保种场,并创建和实施了原生态保种技术体系,由此构建了由10个血缘家系组成、拥有完整基因和基因型及其频率的保种核心群。
"宁乡猪从濒危到列入国家资源保护名录,不仅是对物种的拯救,更是对民族文化根脉的守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业战略联盟理事长印遇龙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方猪种遗传资源,推动宁乡花猪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公司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攻关和协同创新。在印遇龙院士团队、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支持下,开展了"宁乡猪基因组血缘关系鉴定""宁乡花猪亲本及其配套系生长发育研究"等系列课题研究,为宁乡猪种群保护、种质创新和科学利用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此外,还配合院士团队修订《宁乡猪国家标准》,对宁乡猪的品种界定、养殖技术提供了规范标准,助推产业健康发展。
"在成功绘制宁乡猪高精度基因组图谱的基础上,我们挖掘其优异基因开展生物育种,同时结合营养调控技术,创制了兼具优质、高产、高繁殖力、高抗病力的猪育种新材料。"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何俊说。
在科技赋能之下,相较原始品种,如今的宁乡花猪繁殖率、胴体瘦肉率、肌内脂肪含量都更高,产仔数提升30%(由原来每胎7—8头提高至10—11头),胴体瘦肉率达40%—50%,肌内脂肪提升至5.7%,肉质和风味均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如今的宁乡花猪繁殖率、胴体瘦肉率、肌内脂肪含量都更高。梁嘉伟 摄
发展至今,宁乡花猪已成为宁乡市重要的特色农业"名片"。目前,全市拥有宁乡花猪国家级保种场1个,宁乡花猪国家级保护区1个,一级扩繁场4个,全市宁乡花猪从业企业共200余家,基本形成了保种繁育、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品牌销售、"三产"融合的农业产业集群效应。2021—2023年,宁乡花猪连续三年荣获湖南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
以宁乡花猪肉制作的经典湘菜"毛氏红烧肉"。梁嘉伟 摄
宁乡花猪是湖南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推动畜禽种业创新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生猪养殖和猪肉生产大省,近年来,湖南依托前沿科技,把现代分子育种方法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高效培育宁乡猪新品系、乡草花猪新品种、广益黑猪新品种、湘沙猪配套系等;基于智能表型采集技术的创新,实现猪群"非接触、零应激"实时体重估测,有效提高育种效率和精准性;应用全产业链表型数据采集技术,进一步促进育种数字化、标准化,等等。通过大力开展畜禽种业创新,种猪生产性能和生猪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更多的"猪中熊猫"得到了保护和利用,老百姓的"菜篮子""肉盘子"也越装越满,吃得越来越好。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嘉伟 刘梓宪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