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漫步在雨后初晴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大营村东街上,黑亮的沥青路面,红黄蓝相间的三色标线,与道路两旁翠绿的柏树一起勾勒出一幅冬日乡村美丽画卷。
大营村新修的主干道干净整洁。
“我们村的这几条主干道是1983年前后修的,当时是水泥路面。2000年前后,修路的时候改成了沥青路。”大营村31组村民刘文化回忆,“之前路面破破烂烂,坑坑洼洼,雨雪天可遭罪啦!村里年年修补,就是不解决根本问题!”
大营村地处陕州城区西端,地域面积10.7平方公里,现有56个村民组、9800多口人,是陕州区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与村中间街心花坛相连的东、西、南、北四街,是村民出行的主干道,同时村里的学校、体育馆、文化大院和周总理视察纪念馆也都分布在道路两侧,每天过往的人流大、车辆多。
随着修复提升主干道的呼声越来越高,大营村党委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将东街至西街、北街至南街及七一路沥青道路工程列为2024年的“头号工程”。村集体自筹资金260多万元,历时27天赶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将总长2581米、宽8米、厚0.06米的沥青路面顺利铺设完成,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大大的“干”字。
“修一次路不容易,我们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负责该工程的大营村党委委员蔡结朝介绍,施工期间村里不仅指定有专人负责过程监督,而且聘请了监理公司以及1名懂筑路技术的人员负责质量监督。总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昼夜施工,尽可能降低修路给村民出行带来的不便。
入冬以来,70岁的41组村民刘增茂每天总喜欢沿着新修的道路步行来到村里的颐寿亭里晒晒太阳,和老伙计们拉拉家常,“这次修路,沥青铺得比上一次质量好,沥青厚,地基处理得也好。施工时,压路机反复压了好多遍……”
“从‘四议两公开’到工程招投标,还有后期的整路基、铺沥青、验质量,不仅我们全程参与监督,还邀请了道路沿线的党员、群众,村民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监督。”已经担任村组干部50年的大营镇廉情监督员、大营村监委会主任陈虎高说,村里三次大修主干道,他都亲身参与,亲眼见证。
大营村以盛产麻花而远近闻名,在村东街、南街就分布有11家麻花加工店。46组村民郑仙歌的麻花店就开在临近街心花坛的南街上,妻子喜欢花,每年秋冬他们家总要在店门口摆上几盆菊花应景。“这次的路修得最漂亮,平平整整的,大家都说好。配上我这几盆菊花,许多人都到我这儿拍照打卡。”郑仙歌高兴地说。
“看看我们村的路,标志标线和城里的街道一样,有停车位,有网格线,关键还把该换的井盖换了,该修的道牙也修了。”说起村里修路这件事,陕州区政协委员、30组村民孟忠玉高兴得合不拢嘴,“路铺好了,为村民送上了福气,为乡村增添了喜气,相信大家致富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
“路好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方便了,心情也好了,干劲更足了。”大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建军表示,今年以来大营村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村内道路修复、户厕改造、巷道治理、排水管网提升等暖心工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群众利益无小事。2024年,我们梳理确定重点民生实事9项,涉及社区养老、农村排污、技能培训、村道硬化、农业基础设施提升等,总投资774.5万元,受益群众超过1.7万人。”大营镇党委书记田炜说,截至目前,这些实事已经全部办结,“下一步,大营镇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使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
作者:李东强 卫晓兵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