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榜样 详情

凝聚榜样力量 展现水利担当
——水利系统“双先”风采速写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李锐 李晓芳
  • 2024-11-27 21:47:09

他们,是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心怀“国之大者”,在各自岗位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典型;他们,是锐意改革、积极进取,踔厉奋发、迎难而上,勇攀水利创新高峰的先锋模范;他们,是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在一线绽放光芒的水利榜样。

11月26日,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仪式在北京召开,100个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209名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和9名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受到集中表彰。

从推动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整体跃升到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历史性解决,从水资源利用方式深层次变革到水资源配置格局全局性优化,从江河湖泊面貌根本性改善到水利治理能力系统性提升,他们的身影从未缺席,他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作表率,彰显出新时代水利工作者本色。

兰考黄河河务局运行观测科高级技师杨杰(右)在黄河防汛抢险演练中演示柳石枕捆扎技巧。

扛起天职 守护人民

2024年7月5日,湖南华容县团洲乡,洞庭波涌,惊涛拍岸。一线堤防被撕开决口,洪水如猛兽般破笼而出,团洲垸化为一片汪洋。

国家防总、水利部、应急管理部等派出工作组紧急驰援。其中,就有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工程处(蓄滞洪区建管处)的党员干部们。他们全力以赴、处置险情,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风险,最大程度减少了灾害损失。

这是工程处(蓄滞洪区建管处)持续做好防御洪水应急抢险技术支撑工作的缩影。“近十年,我们组派500个工作组或专家组赶赴险情一线,全力处置各类涉水重大突发险情,有力维护了流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程处(蓄滞洪区建管处)负责人表示,处室持续加强46处国家蓄滞洪区建设管理,连续6年组织开展水库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持续跟踪工情险情,有效降低水旱灾害风险。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水利事业事关民生福祉。受表彰对象扛起天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涉水问题。

守牢工程安全运行底线,不断提升水库管理水平。水利部运行管理司水库管理处作为全国水库运行管理业务主管部门,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不断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每年汛前,他们全面部署水库安全度汛各项工作,逐库逐项落实水库安全度汛措施,实施动态管理,确保落实到位、不留死角。在他们的努力下,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实现全国水库无一溃坝。

“每年黄河‘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都坚持驻守在一线,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黄河岁岁安澜尽一份力量。”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兰考黄河河务局运行观测科高级技师杨杰动情地说:“多年来,我刻苦钻研工作业务,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三义寨引黄渠首闸改建等多项应急度汛项目施工,主持修订制定60多项抢险方案,参与黄河兰考段东坝头控导工程等100多次险情抢护任务。”

“水土保持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我就是其中一个‘连接点’。”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监督管理处处长尤伟这么形容自己。多年来,尤伟先后参与多项事关水土保持长远发展的法规、政策制定工作,推动将水土保持纳入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天上看、地面查、全覆盖”遥感监管模式,研究提出并全面推行水土保持区域评估、不见面审批、告知承诺等多项便企利民措施,受到各方好评。

“强担当善作为是水利人的底色,我们聚焦河湖治理实现了治水安民。”广东省广州市水务局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朱文玲的话语掷地有声。她积极推进河湖长制、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生态碧道建设等工作。目前,广州市2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持续全面达标、147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建成1400公里生态美丽碧道。市民对水环境满意度超过八成,河清了、景美了、城靓了,岭南水乡的美丽画卷,重新呈现在了人民群众眼前。

锐意改革 开拓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其中之一便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用改革求突破、以创新谋发展。水利部门以改革创新之笔,书写了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受表彰对象在各自岗位锐意革新、奋勇争先,取得实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平台优势,创建水旱灾害“监测感知-预报预警-风险分析-风险调控-应急处置”全链条技术体系,支撑新时期数字孪生智慧防汛工作,为防洪抗旱减灾提供决策科技支持和技术服务。研发非接触式视频测流设备、基于北斗的山洪灾害遥测终端机等,助力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

负责编制并推动出台《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组织制定《进一步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起草并推动印发《关于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一项项顶层设计的问世、一个个战略规划的出台,凝结了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综合规划处处长王晶无数心血和努力。她勇于担当作为,敢于攻坚克难,在水利规划工作中取得了突出业绩。

“要攻坚克难、勇攀科技创新高峰!”是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永刚常挂在嘴边的话。他30年如一日,专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先后完成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带领团队解决了淮安枢纽新老地涵施工期安全问题、国内软土地基上最深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和施工复杂技术难题。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大数据与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主任、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范子武,长期从事洪涝风险分析与防洪决策、城市水力学、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智慧水利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组织完成南京、无锡等城市暴雨洪涝风险及生命线风险评估,牵头创建“动力调控-强化净化-长效保障”的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技术体系。

“江河探索,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子武感慨地说。

心中有目标,行动有力量。“锚定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的目标任务,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是水利部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处长唐忠辉许下的无声誓言。十几年来,他深耕水利立法领域,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地下水管理条例等数十件法律法规文件起草出台,唐忠辉功不可没。其中,黄河保护法从起草到出台,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只因心中那座灯塔,无数个挑灯夜战、呕心沥血的日子便也走了过来。” 唐忠辉说。

扎根一线 真抓实干

初冬,我国西北边境,额尔齐斯河水静谧流淌,河畔一座红色琉璃瓦屋顶、白色院墙的小庭院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新疆阿勒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湾水文站,这是站长贾尔恒·祖根别克坚守的地方。

从风华正茂到年过天命,守望额河半生的他,早已对额尔齐斯河的水文特征深谙熟稔:哪一年来了多大洪水、洪量几何、历年水文特征、洪峰涨落规律及环境变化、出境水量……在他的“把脉”之下,从南湾水文站流过的每一方额河水,有来处也有归途。这是额河“守望人”贾尔恒·祖根别克为之奋斗毕生的事业。抗住冬冷夏热、飞沙走雪、荒无人烟、蚊虫肆虐,他以工匠精神刻苦钻研,扎实掌握水文监测新技术应用,也为国家对外水事谈判作出贡献。

初心如磐向水利,矢志不渝写春秋。受表彰对象扎根基层一线,坚守平凡岗位,将初心使命践行在祖国大地。

千里淮河源自桐柏山,汇于洪泽湖。位于洪泽湖东南角的三河闸,像一条长龙横卧水面,它是淮河入江的第一道闸门。江苏省三河闸管理所则肩负了三河闸运行管理工作的重担。三河闸承担淮河70%的防汛泄洪任务,每到汛期,该所干部职工放弃休假,组建工程巡查、运行调度、水情测报、抗洪抢险、水政执法等专业突击队,坚守巡堤查险一线、精准执行调度指令、准确测报水雨情信息,力保淮河洪水安全下泄。目前,已累计安全泄洪1.3万亿立方米。该所还积极开展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率先开展大型水利工程精密监测,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四川省眉山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石道虎永远忘不了援藏挂职的那段经历。那两年,从海拔2000多米的大金川河谷到海拔4000多米的阿科里乡,他的足迹遍布四川金川县23个乡镇。他勇挑水利建设技术大梁,带领藏区技术人员翻山越岭寻找水源、踏勘输水线路、检查工程质量,推动金川县启动“水利建设大会战”,实施“小农水”试点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 小伙是水族人,又干水利,但工作起来一点也不‘水’。”提起石道虎,金川县干部群众交口称赞。

全国第二批市级水网先导区、全国首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地级市、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市……众多荣誉是山东省德州市水利局全体干部职工奉献基层、苦干实干的结果。该局大力推动现代水网规划建设,境内133条河流全面连通。“智水德州”数字孪生水网更是实现了水网联调联控、智慧调度。持续强化农村供水保障,自来水入户率、公司直管到户率、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群众用上了更高水平的安全水。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务局水资源水保科科长曹斌,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一线水利工作。他坚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围绕“合理分水、管住用水”两大工作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该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单项考核连续8年位列全省第一。他创建的水资源交叉检查机制被全省推广运用,参与推动的都匀市清水江剑江河段水生态治理项目列入全国建设试点,也是贵州省唯一入选项目。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先锋标杆激励前行。水利人将践行初心使命、扛起水利担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李晓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锐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