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国际图片 详情

​山水相连,共谋GMS农业发展——第三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成果丰硕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姚雯祎
  •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张震宇
  • 2024-11-28 15:59:01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湄流域六国在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

11月19—22日,由中国农业农村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亚洲开发银行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在昆明举行。聚焦“推动农食系统转型,增强区域发展韧性”这一主题,会议邀请到来自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个次区域成员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亚洲开发银行以及有关多双边发展伙伴,共商次区域农食系统转型,共促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与会外宾参观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


自2007年首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以来,各成员国致力于扩展农业合作相关领域,促进粮食安全与减贫事业、跨境农业贸易和投资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落实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成果,深化次区域农业合作。


高层对话 共商农食系统转型

  1992年,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成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成员国包括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GMS宗旨是通过加强各成员间的经济联系,消除贫困,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农业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是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数字创新、绿色生产、气候智慧型农业、农食价值链提升……在本次会议中,与会嘉宾就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展了一场高层次对话。他们一致认为当前次区域农业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但也存在着多重利好,各方应积极携手全面深化互利合作,推动次区域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众所周知,农业部门正承受日益加剧的压力,面临着诸如人口增长、快速城市化、生产资源枯竭以及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凸显了当前粮食系统的脆弱性,有可能对本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民众生计与福祉构成威胁。”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国务秘书普拉克·大卫认为,“为有效应对上述挑战,我们必须将关注点聚焦于几个关键领域,即加强农业贸易合作,提升农业供应链的韧性,以及积极推动可持续农业实践。”

  “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我们有责任确保我们的农业系统不仅具备可持续性,而且能够抵御潜在冲击。”缅甸农业、畜牧与灌溉部副部长丁图表示,“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农业系统和农村生计正承受着极端天气、降雨不可预测、气温上升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这些影响已不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我们每天面临的现实,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粮食安全和福祉。因此,农业食品系统的转型已迫在眉睫,这要求我们增强其韧性,并探索及实施更加包容性、可持续的农业发展路径。”


回顾总结 共叙农业合作硕果

多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领域高层交往不断,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粮食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水产养殖和资源养护等传统领域合作持续深入,而在气候智慧型农业、乡村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合作方兴未艾。

“澜湄农业合作百千万行动计划”在湄公河国家开展数十个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培训5000余人次农业致富带头人,建设9000多公顷示范农田,带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家乡农业发展。

此外,中国与其他湄公河国家经贸往来愈发繁荣。2023年,中国与其他湄公河国家农产品贸易总额达331亿元,比2017年翻了一番,越来越多的其他湄公河国家优势特色农产品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

“长久以来,老挝始终与东盟、大湄公河次区域以及中国,尤其是中国云南省保持着密切合作。通过上述合作,极大地促进了老挝大米、香蕉、西瓜、玉米、茶等优质农产品的出口。此外,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为老挝农产品输华提供了更多机遇,对进一步加强区域连通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经济一体化也至关重要。”老挝农林部部长林康·端沙万说。

作为中国参与GMS农业合作的主体省份,云南与次区域其他各国合作历史悠久。云南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表示,近年来,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依托GMS,持续加强与各成员国的互联互通、人文交流,在农作物优良品种示范推广、跨境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投资与贸易等方面务实开展合作,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


搭建框架 共推合作向深向远

本次会议期间,次区域气候智能型农食系统国际研讨会及数字创新、低碳和再生农业等12场平行研讨会同期举行。

通过为期两天的讨论,各位代表达成了以下三点共识:首先,必须平衡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持续提高和环境保护之间往往存在着紧张关系,需要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确保长期可持续;其次,公平性和包容性至关重要。农食系统的转型道路上,妇女、小农和偏远社区一个都不能少,解决结构性不平衡问题是成功转型的核心;再次,应关注全球市场的影响。次区域深度融入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增长,但也使本地区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转型后的农食体系必须具备有效应对市场动荡和供应链中断的能力。

此外,会议通过《2030大湄公河次区域农食系统转型昆明战略框架》(以下简称“昆明战略框架”)和《部长联合声明》两份成果文件。

“泰国对昆明战略框架表示高度赞同,该框架与泰国的国家政策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都共同致力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部长纳叻蒙·萍尤诗表示,“昆明战略框架为农业、粮食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提供了战略性的实施路径。泰国坚信,昆明战略框架的落实将强化泰国以及整个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农业和食品行业,使其在面对未来诸多挑战时展现出更强的韧性与可持续性。”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对《部长联合声明》表示支持。越南赞同将气候韧性农业及多元化农食系统作为次区域合作的战略重点。”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陈青南表示,“次区域中的四个成员国坐拥绵长的海岸线、广阔的河流与湖泊系统,这赋予了GMS在发展可持续渔业经济方面的巨大潜力。越南希望借此机会呼吁成员国和发展伙伴进一步关注昆明战略框架下的渔业合作。”

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表示,当前,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粮食系统转型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认真落实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共识,加强政策协调和战略对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深化经贸投资合作,共同优化次区域农业粮食系统转型的国际环境,培育转型动能、增强转型韧性,携手打造更加包容、更有韧性、更可持续、更具竞争力的农业粮食系统,为次区域和全球繁荣作出贡献。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