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子刊《自然·食物》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国内11家机构的17位学者共同完成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揭示了从1993年到2020年我国农户层面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及不平等问题。研究发现,2015年是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转折点。
确保排放公平的同时减少作物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湘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2015年到2020年,作物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水平下降了16%。具体来看,作物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从1993年的3914公斤每公顷二氧化碳当量,增加到2015年的4710公斤每公顷二氧化碳当量,然后下降到2020年的3978公斤每公顷二氧化碳当量。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分温室气体来源贡献来看,水稻种植(尤其是甲烷)、田间管理(主要是氧化亚氮)和化肥生产是作物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主要贡献源,分作物来看贡献最大的是玉米和水稻。
我国作物种植模式多种多样,遍布从寒带到亚热带,从干旱、半干旱到湿润地区,以及从平原到丘陵、山区的各种地理环境。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林秀表示,研究发现,从地理分布空间上看,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高的地区分布在南部地区,这可能受水稻种植的影响。同时,南部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也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水稻种植面积的减少直接相关。总体而言,2015年后中国作物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中国不同农业区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种植制度差异很大。徐湘博进一步介绍,依据中国农业综合区划的标准,全国被划分为九大农业区。研究发现,除少数农业区在2015年—2018年间达到峰值外,大多数农业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2015年达到峰值。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平原分别是中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生产的主要地区。徐湘博指出,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平原的产量分别占每种作物总产量的50%、58%和32%。2015年之前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平原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均有所增加,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趋势保持稳定,约为5500公斤每公顷二氧化碳当量。这一差异表明化肥和农药投入是三个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加的最重要贡献来源,而长江中上游平原水稻种植减少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抵消了化肥投入造成的增加。
研究发现,其他农业区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也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林秀表示,借助生产函数研究作物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驱动力发现,趋势变化背后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农田投入、所有其他投入、农业劳动力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包括资本投入。进一步研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不平等发现,1993年-2020年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不平等从0.166增加到0.272,贡献源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耕地投入和所有其他投入贡献了80%的不平等,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逐渐下降,并被劳动力迁移引起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差异所取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逐渐减小,表明中国区域间技术均等性不断提高。同时,城镇化导致中国农业劳动力投入差异增大,而农业劳动力投入也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不平等的影响愈加显著。总而言之,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防止不平等扩大需要优化生产要素投入。”张林秀说。
作者:马爱平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