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精准定制“营养套餐”为农村党员充电赋能
——甘肃张掖市高质量推动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葛羚羚
  • 作者:鲁明
  • 2024-11-29 14:59:59

“这次的学习内容既有理论宣讲、形势报告、经验介绍,还有现场教学和情景党课,培训形式很灵活,内容也非常接地气。”日前,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干部学院举行的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省市联合示范培训班上,刚刚拿到课程表的党寨镇上寨村党支部副书记石建有激动地说。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提升农村党员党性修养、政策水平和致富能力,今年以来,张掖市扎实开展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该市结合党员年龄、地域、分布、致富能力等实际,创新思路分层分类调训农村党员,精准定制轮训“营养套餐”,切实提升了农村党员促进乡村振兴的“真本事”。截至目前,该市已开展农村党员集中轮训46期、培训4388人次。

分类配备优质师资让培训更专更实

配强师资力量,是保障培训质量的重要基础。张掖市积极整合资源,优化师资力量,着力提升集中轮训的专业性与实效性。张掖市从党校、农业农村、科技、水务、应急管理、畜牧等部门和各乡镇择优储备师资68名,分类制定不同领域课程,构建起涵盖理论学习、形势政策、知识技能等5大领域10个专题的课程体系。“我们力求通过党校教师讲理论、部门专家讲政策、乡镇党政领导讲思路、分管领导讲业务、站所人员讲技术、先进典型讲经验,切实为农村党员充电赋能。”张掖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

临泽县组建一批由老党员、青年干部、致富带头人、“身边好人”等组成的宣讲骨干队伍,在乡镇开展“培训第一讲”,先后组织开展理论宣讲和工作经验介绍等特色活动36场次。

张掖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何舟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题,讲述了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时从农民生产的角度,阐述了下一步农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发展重点以及着力方向,通过省内、省外先进地区一系列案例解答了农业产业发展应该怎么办、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应该怎么干等问题,受到了学员的广泛好评。

紧盯农民所需 培训更“对胃口”

培训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培训成效。张掖市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农村党员“第一课”,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组织农村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在安排理论学习的同时,张掖更加注重现场教学。培训期间,张掖市组织农村党员赴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现场教学点,采取“支部书记现场讲+观摩学员当面问+专家教师即时评”的方式,近距离学习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链党组织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只有紧盯农村实际和农村党员需求,才能更好地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针对性。甘州区实行党员“点单”、乡镇“接单”、市县级“配单”模式,设置涵盖党性教育、政治理论、乡村振兴、技能实训等的精品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题培训,让基层党员“对胃口”“易消化”,实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由“传统拼盘”向“定制套餐”转变。

“党寨镇马站村集体经济公司化运作模式使我们大开眼界。马站村依托‘兆田’有机蔬菜产业链党委,采取‘产业链党委+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由村集体公司牵头,发展有机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休闲采摘等业务,带动乡村就业和农产品产业升级,为村集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思路。”高台县巷道镇八一村“致富能手”葛正鹏说。

搭建学用转化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学习是基础,实践是关键。突出学以致用,是张掖市开展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培训过程中,张掖市既注重教育培训内容的入心入脑,更注重教育培训成果的实践成果,让农村党员集中轮训“接地气”“暖人心”。该市探索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真抓实干、开拓奋进,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矛盾调处、志愿服务等基层治理工作,在实践中强化宗旨意识,探索开创农村改革、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基层路子”。

民乐县以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为契机,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鼓励农村党员开展“一次走访慰问、一次环境整治、一次入户宣传”。至目前,该县共组织3000余名党员开展各类活动200余场次。

山丹县清泉镇城北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嘉峰介绍,在开展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期间,村党支部开展了“我是党员我服务”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政策宣传、关怀慰问、就业支持、卫生整治等方式,践行初心,锤炼党性。

开展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作以来,张掖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搭建实践平台,让农村党员在民生工程、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矛盾排查等重点工作一线矢志奉献,切切实实将培训成果运用到服务基层、助力发展上,让广大农村党员的“党心”更红、“党情”更浓、“党性”更稳。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