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拍“烟卡”游戏在城乡中小学生群体中广为流行,不仅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也让这一群体有成为潜在烟民的隐患。为防控“烟卡”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危害,近日,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在北京召开防控“烟卡”专家媒体沟通会,组织在京教育、法学、卫生界等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共商防控对策,并达成共识:应限制“烟卡”游戏在青少年中流行。
“烟卡”是指由废弃烟盒剪下来的方形烟标卡片。孩子们将其放在地上轮流拍,谁能将对方的“烟卡”拍翻面,就能赢得对方的“烟卡”。会议总结了拍“烟卡”游戏对未成年人的五大危害:一是可能诱导青少年尝试吸烟;二是可能成为变相赌博行为;三是在寻找烟盒和拍“烟卡”过程中易导致双手受细菌污染;四是已出现校园教唆、胁迫等不良现象;五是可能滋生违法犯罪行为。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监事长廖文科在会上指出,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没有认识到“烟卡”游戏的危害,认为只是一个普通的游戏项目。建议卫生与健康部门或专业机构应予以重视,在中小学校进行宣传指导,加强防范,宣传拍“烟卡”游戏是不健康的游戏,并限制其在青少年中流行。
北京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支修益在会上谈到,“烟卡”游戏的流行给控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卡片很可能让青少年在未来更容易成为烟民,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要实现15岁以上人口吸烟率降至20%控烟目标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义派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振宇指出,防控“烟卡”游戏是制止一种正在危害青少年违法行为发生的有效防范措施。“烟卡”就是烟草商标和广告。生产、展示、销售、仿制“烟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相关法条,建议有关执法部门依法查处。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研究员南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建议多部门联合整治,并切断网络平台销售玩具烟卡。二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联合在各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轮青少年控烟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三是疏堵结合,开发包含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卡牌游戏,引导青少年逐步放弃玩具烟卡。四是烟盒包装上增加警示图形,让“烟卡”不漂亮、不吸引人,从源头解决青少年沉迷拍“烟卡”游戏的行为。
作者:裴天虹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郑海燕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