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园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苴力镇,国土面积17.6平方公里,辖11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709户、2683人。曾经的栗子园村因盛产煤炭而闻名,被誉为弥渡县的“黑金腹地”。2013年永久性关闭煤矿后,这个昔日小有名气的村庄一度陷入了发展困境。
近年来,栗子园村立足产业转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开启了由“挖山”到“耕山”的绿色新发展之路。
栗子园烟后萝卜籽(莱菔子)正值花期。
最初,栗子园村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重楼、烤烟、经济林果、肉牛、土鸡、生猪等多元产业。按照种养结合、多元发展的思路,把缺水干旱、产量较低的大片山地变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的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如今,力六山片区的玫瑰李、阿孔本村的肉牛、栗子园村的万寿菊和贡菜……经过多年打造,产业遍地开花。
产业发展起来后,农产品销路如何打开?为此,在栗子园村党总支的引领下,栗子园村成立了生猪养殖和水果、中药材、烤烟种植等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总支牵头、7个合作社共同组建弥渡栗园产业合作联社,搭建起“1+7”产业发展新平台。依托新平台,栗园合作联社的所有农产品采取统一供应种苗、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订单销售的“五统一”经营模式,打造出集生产、加工、销售、技术“一条龙”服务的专属于栗子园的特色品牌。此外,合作联社还在县城开设实体门店——栗园农产品选销中心,依托选销中心,在832扶贫、拼多多、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建立直播渠道,农产品的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全村709户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共有社员1600余人。”据弥渡栗园产业合作联社理事长杨学银介绍,合作社按照“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致富能人带好合作社,合作社带动群众”的模式,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组、一组带一片,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稳增收。
2024年,栗园产业合作联社搭上了弥渡县烤烟套种萝卜籽(莱菔子)示范推广项目的“快车”,烤烟成熟采收后种植萝卜籽570亩,为多元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再添新动力。
“栗子园村光照充足,土壤水分适宜,种出来的萝卜籽很饱满。今年栗子园村种植烤烟800亩,烟后种植莱菔子570亩,这两项产业毛收入预计可达500万元。”杨学银说。
目前,合作社为村集体经济创收效益显著,重楼、烤烟、萝卜籽、万寿菊、荷兰豆等多种农作物丰收,生猪、肉牛、土鸡出栏量持续增加,农产品销售额一年比一年高。2023年,合作联社产值就达7000余万元。
除了兴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栗子园村还争取项目资金建成万寿菊初加工厂,新建冷库、烘干房、农副产品仓库、农副产品包装车间等设施,着力兴产业、建支柱,推进乡村振兴。
2024年,栗子园村借助烟草部门项目,新建电能烤房10座,为烟叶烘烤、农副产品烘干提供了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合作联社功能得到提升,带动栗子园村的万寿菊种植面积从1200亩扩大到2000多亩,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的资产性收益。
随着栗子园村的绿色转型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托万寿菊花海景观、原生态农产品等资源,逐渐打造出一条“有鲜果摘、有土鸡抓、有鸡蛋捡、有山菜品、有好戏看、有矿洞探、有亲家访、有花海游”的“八有”生态旅游线路,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作者:赵俊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