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到“长久美”,直接关系农民生活品质,更关乎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构建切实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管护机制?12月3日上午,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相聚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寺坞岭“山与自然空间”,以“党建引领乡村新风貌,长效管护和美新篇章”为主题,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据了解,这也是该区举行的“潮学堂·乡村TALK”线下沙龙第四期。
今年,萧山区聚焦美丽乡村建后管护难度大、村级开支多、群众参与少等痛点难点问题,在全省范围内首次申报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规范》地方标准,强化部门、区镇村和省市区联动,健全网格、积分、数字等基层治理体系,因村施策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自去年长效管护工作推进以来,当地初步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体系,各试点镇村中,益农镇全域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开支同比下降370余万元,下降约26%;其余27个试点村同比下降240余万元,下降约10%。
图为活动现场
那么,萧山该如何将优秀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在主题沙龙环节,“潮学堂村社头雁班”成员代表——进化镇太平桥村党总支书记华高烽、南阳街道岩峰村党委书记诸佳伟、益农镇利围村党总支书记韩约色率先抛出观点,就“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群众共建共治共享”进行了主旨宣讲,分享各自对长效管护工作的看法。随后,益农镇党委书记洪波、义桥镇党委书记陈钢分别就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深化“三大行动”攻坚工作两大主题分享镇街管护经验。
在“TALK”阶段,益农镇群围村党总支书记郑剑锋、新塘街道新丰村党总支书记侯潮平、瓜沥镇八里桥村党总支书记胡军其、河上镇伟民村党总支书记朱盈剑、所前镇三泉王村党总支书记王海勇则针对各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的模式,以及在各自模式下的优势和特色、痛点和难点进行了深度探讨。
图为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当天,萧山区农业农村局与浙大继续教育学院签订现场教学合作书,将依托各自优势,在乡村人才共育、乡村运营共建、培训课程共研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打响萧山“千万工程源起地”培训品牌。
今年,萧山深化“千万工程”的其中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搭建区级乡村运营平台,发挥绿发集团作用,打造跨乡镇精品路线,现场还邀请了精品路线第二批打造的谢径安、三泉王村、新丰村、群围村、八里桥村,颁发乡村运营“精品线路”合作书,推动萧山乡村运营全面落地、走深走实。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