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湖南长沙市:四维治水模式彰显梅溪湖生态之美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婧
  • 作者:李锐
  • 2024-12-05 15:14:35

12月4日,家住湖南省长沙市梅溪湖街道的76岁退休老人邓仙金漫步于梅溪湖畔,运动、观景之后,停下脚步取出长长的毛笔蘸上湖水在步道上练起了毛笔字,这一系列行为已经成为老人每天的“必修课”。“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惬意,出门就能看到梅溪湖的风景,心情自然也愉快。”邓仙金说。

昔日梅子滩,今日梅溪湖。谁也想不到,这里原来地处乡村,60多年前就是一个20米宽的梅子滩,30多年前就是一片葡萄园。2007年投资600亿启动梅溪湖综合开发项目,2020年实施梅溪湖环湖初雨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十余年的湖泊治理及景观打造让梅溪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

梅溪湖美景。

梅溪湖湖面总面积约3000亩,分为东、西湖泊,兼顾了景观、防洪、缓解热岛效应等综合功能。作为梅溪湖运维主体的湖南湘新水务环保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春告诉记者,湘江新区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在梅溪湖治理上主导实施了“控源截污、湖底清淤、生态护岸、种草养鱼”四维治水模式,逐步打造出梅溪湖特有的“草型+鱼型”生态链复合型水生态系统。

“公司在梅溪湖环湖全域新建水质净化厂、人工湿地、初雨溢流污染控制、河湖联通应急补水等一系列工程,形成整装成套的适合城市封闭湖泊的立体水生态修复模式。”张小春说。

梅溪湖是一个人工景观湖泊。在治理期间,运维团队自主创新了人工湖库水生态系统构建及运维全链条关键技术,主要涵盖了城市人工湖库污染防治技术、微生境改善技术、生物构建技术和运维技术,抓住“污染防治﹣微生境构建﹣生物群落恢复﹣模型预测﹣优化调控”等关键环节,突破了人工湖库水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和运维管理中的技术瓶颈。

“通过技术创新,梅溪湖构建了丰富的多物种共存生物群落和复杂的生态环境结构,水生植物面积约157万平方米,全湖水质已稳定达地表Ⅲ类,中心水质可达地表Ⅱ类水质标准。”张小春说。

长沙市水利局河湖管理处(河长制工作处)处长何璇认为:梅溪湖的主要特点是新,新挖的人工湖、新建的梅溪新城、维持三类水质不断更新运维技术。幸福的概念比较广泛,幸福河湖的建设根据功能定位不同,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生态保护、开发模式,才能发挥出河湖功能的最大价值。

目前,梅溪湖街道有1名乡级湖长,沿岸村(社区)有4名村级湖段长,负责巡查监管和组织对水事违法行为处置,湘新水务公司负责梅溪湖日常管护和环境维护。通过构建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保护水生态,提升水品质,给梅溪湖带来了巨大的生机,优质企业纷纷落户,周边的百姓安居乐业。不断聚集的人流、携资金流、信息流前来,反哺城市发展,同时也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更强的虹吸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锐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