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旅 详情

奋斗在乡村振兴路上——第35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优秀节目汇演侧记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王晓乾
  • 作者:农京宣
  • 2024-12-06 21:41:49

“归雁”变为“领头雁”,“学国际贸易的”做起了“新农人”,“老师”摇身“第一书记”……在12月5日举办的第35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优秀节目汇演中,有一个节目在众歌舞类型节目中独树一帜,那就是语言类节目《奋斗在乡村振兴路上》。

舞台上,朝阳区孙河乡孙河郎枣园新农人代表史天、密云区新城子镇东沟村第一书记韩小波、顺义区大孙各庄镇纯然农场新农人代表李艳、延庆区大庄科乡东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军,分别讲述了他们奋斗在北京乡村振兴路上亲见、亲历、亲闻的那些看似朴实无华,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土地不会辜负任何人的努力”

“我们孙河乡已经实现了全域城市化,今天就讲讲我们乡农业带头人杜长顺师傅的事。”舞台上,史天娓娓道来,“杜师傅在农服中心干了17年,一向内向寡言,可提到乡里的农业情况,他都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无论是在严冬里穿梭检查用电用火安全情况,还是冒雨驻扎单位查看农作物积水情况,或是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政策摸清吃透,这些在外人看来叫苦喊累的活儿,他都如家常便饭般寻常,且自得其乐、甘之如饴。”

如今,在杜师傅的长期坚守和助力下,孙河乡优质的果蔬菜品不仅供应本乡居民,还推向了全市、全国,孙河乡郎枣园更是成为北京市数字化农业基地标杆。“土地不会辜负任何人的努力。我这一辈子,都献给了这片田地,这是我的热爱,我会始终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默默耕耘。”史天说,这是杜长顺的真实心声。

“脚下有泥,才能心中有底”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韩小波刚到东沟村的时候,看到村子里年轻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我心里直打鼓,但我知道,我得带着大伙找出路。”

从初来村庄心底里的暗暗打鼓,村民们眼神里的深切期盼,再到如今村民渐鼓的口袋,面露喜色的面庞,韩小波已成功帮助村里拓宽了农产品销路,开发了旅游文化资源,带领乡亲们逐步踏上了乡村振兴致富路。

“我时刻提醒自己:脚下有泥,才能心中有底。我就想让这个小村子富起来,让老人们安享晚年,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未来。”这是韩小波的坚定信念。

“土地有魔力,能长出希望”

“我是李艳,大家都叫我‘京城竽姐’。”舞台上的李艳充满激情。

从国际贸易专业启程,到田间地头实践落地,李艳干有机农业一直都实实在在、很接地气。从看到那些虫子把苗都啃得不成样子的内心焦灼,到头三年把种出蔬菜大部分翻耕还田的“慢就是快”,她始终怀着一份赤诚纯粹想要干好有机农业的心,让土地里滋养出了茁壮的苗、甜美的果。

“这土地啊,它有魔力,能长出希望。”这是李艳的深刻感受。

“只要我有力气,就带着大伙往前走”

作为一名大山里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军退伍回村任职已近十年。“村里的路是我和乡亲们一起扛石头、平路面,用手上磨出的血泡换来的;村里的经济发展也是我屡败屡战,屡挫屡战地找项目、跑资金换来的。”这是他的独白,也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如今,东王庄村不仅打通了核桃、板栗、山楂等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更建成了岭南风情的见山小院,还落地了中秋国潮游园会、非遗机车团建、越野徒步赛事等拓展活动。

“我就想让这里成为有名的美丽村庄。”舞台上,王有军的话语朴实又动人,“我没啥大本事,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村书记,但我知道,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只要我有力气,就带着大伙往前走,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在京郊,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在绿水青山间大有作为是他们的心愿,永远奋斗在乡村振兴路上是他们的追求。在北京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道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他们却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与满腔的热情,勇往直前。相信,有他们,北京乡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作者:农京宣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