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焦点大图 详情
微生物治理盐碱地 荒地变良田
  • 来源:新华社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王鹏 杨植森
  • 2024-12-09 14:41:28
北方民族大学杨国平团队通过微生物方式治理过的盐碱地上种植的玉米已收获(10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由于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宁夏引黄灌区一直以来受制于土壤盐渍化问题,近年来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 针对盐碱地治理难题,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宁夏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杨国平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在不改变盐碱地理化性状的条件下,筛选发掘抗盐碱的微生物菌群,激活植物抗盐碱基因,促进作物在盐碱地里生长,最终通过边种植、边改良的方式让荒地变良田,开辟出一条微生物治理盐碱地的新路径。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杨国平教授在查看盐碱地种出的玉米生长情况(10月12日摄)。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由于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宁夏引黄灌区一直以来受制于土壤盐渍化问题,近年来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针对盐碱地治理难题,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宁夏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杨国平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在不改变盐碱地理化性状的条件下,筛选发掘抗盐碱的微生物菌群,激活植物抗盐碱基因,促进作物在盐碱地里生长,最终通过边种植、边改良的方式让荒地变良田,开辟出一条微生物治理盐碱地的新路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北方民族大学杨国平团队通过微生物方式治理过的盐碱地上种植的玉米已收获(10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由于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宁夏引黄灌区一直以来受制于土壤盐渍化问题,近年来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 针对盐碱地治理难题,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宁夏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杨国平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在不改变盐碱地理化性状的条件下,筛选发掘抗盐碱的微生物菌群,激活植物抗盐碱基因,促进作物在盐碱地里生长,最终通过边种植、边改良的方式让荒地变良田,开辟出一条微生物治理盐碱地的新路径。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