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大学毕业,内心很迷茫,家里人让我回来一起做茉莉花茶,说实话心里是不愿意的。刚来时恰逢春季,漫山遍野的茶花、紫荆花开得肆无忌惮,突然就有一种感觉,乡村发展大有可为。”高志浩是名“95后”,说起几年前的经历,感慨万分。
作为曾经的农业“小白”,高志浩原本想在城市里打拼一番,却被父亲“逼”着回乡创业。谁曾想短短几年时间,他摇身一变,成为了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的“农创客”,流转了600余亩土地,并推选多款自家研发的花茶在国际比赛中屡获金奖,同时通过品牌打造、包装设计,不断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助力产品销售额逐年翻番。
近年来,兰溪市黄店镇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回引工程,为返乡的青创客搭建创业创新平台,通过政策扶持盘活乡村运营,依托党建联建机制,打造了花香经济·共富工坊等7个共富工坊,构筑有集群、有支撑、有优势的产业体系。目前,这些共富工坊已累计吸纳附近农户就业400余人,低收入农户30余人,带动人均年增收1.5万元,有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其中,枫林白露·共富工坊案例于今年10月成功获评省级党建联建典型案例。
为更好推进“三支队伍”建设走深走实,黄店镇以“青农飞地”平台为契机,定期举办乡村大课堂,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通过上课培训和座谈交流头脑风暴的形式,不断培育“引领一方、带动一片、影响一批”的“共富乡村”人才队伍。25岁的“农创客”潘陈仪就是在一场培训后决定回家创业,他紧盯时尚脉搏,探索开发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农文创衍生品。并和本土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研制20多种花香经济农文创产品,如茉莉花香包、玳玳花精油等,有效提升黄店镇农产品经济附加值。2024年,黄店镇农副产品综合销售额已达到1100余万元。
“对于乡村的未来发展而言,人才是第一驱动力,每一个返乡入乡的‘青创客’都是一颗乡村振兴的‘种子’,为乡村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是强村富民增收的源动力。”黄店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马志彪表示,下一步,黄店镇将聚焦农文旅产业链增值发展,延链补链做好乡村衍生业态、土特产文章,打造共富工坊、共富市集、共富田园等,进一步拓宽农户增收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我们还将积极组建农创客孵化矩阵,通过盘活闲置农房、提供项目补助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新创业。”
作者:陈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