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创新乡村运营,成为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的“牛鼻子”。当前,浙江以育强千名乡村CEO、千家强村公司、千个乡村运营团队“三大主体”,激活乡土资源、人才资源、闲置资源“三大资源”。在此背景下,今年6月,浙江省江山市“乡村共富运营师”首期培训班应运而生,经过为期6个月的系统培训与实践探索,11月底,一支爱乡村、会策划、懂经营、善管理的乡村运营人才队伍已见雏形。
据悉,本次培训班由中共江山市委组织部、江山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江山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具体承办,并特邀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浙江省职业经理人协会作全程指导。首期班学员由主办单位在江山全市遴选任期已满两年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80”“90”后村干部、在江青年农创客等40人构成。
国内新型城镇化规划、策划设计专家邹迎为学员授课现场。
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综合素养、经济分析、管理实践、创新思维等四大模块,涵盖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等理论基础知识,以及《“一村一品”打造及品牌运营》等应用型、实践型课程。培训形式灵活多样,采用“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分组研讨+案例研学”的模式,通过线下集训、实操陪跑,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分享、解析乡村产业探索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痛点和难点。
“我们严把‘师资关’,通过高校、协会、部门推荐等多渠道聘请省内外乡村振兴专家导师,既有高水平的高校专业师资,也有农业口资深专家,不仅主动引进实战派大咖讲师,更特别邀请了经年扎根乡村事业一线的乡村振兴本土讲师。”江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首期班突破以往3-5天不等的短性集中性培训,跨时6个月,通过专家师资帮助学员们系统把握乡村产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规律,提升品牌建设、数字化管理、产品营销等有关技能。
从民宿设计到文创产品开发,从乡村旅游线路规划到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培训内容贴近市场需求,富有新意。学员们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学思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感受乡村运营的挑战与机遇。如学员周中原萌发以仙霞石柯茶为特色、打造“东坡甜茶”无糖茶饮饮料。五程村党总支书记郑小荣流转村里土地用于制作菜干、辣椒酱等农产品初加工产品,引导村民盘活闲置空间,种植一年生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逐步实现致富增收。
江山市“乡村共富运营师”首期培训班学员走进安吉余村。
“今年,豆腐工坊收购了三万余斤村民自种田埂豆。结合培训所学,我打造了《大陈面坊》,通过单品‘江山大陈面’的热销带动本地雪菜和土笋干的销售走量。”学员张君君是江山非遗共富工坊《豆腐工坊》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接下来计划继续依托江山非遗共富工坊这一平台,通过结合当地饮食文化和属地食材特性,持续打造符合当下青年喜爱的单品产品爆款,从而带动村民相关农产品的销量。
据悉,通过指导单位、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三合力,首期班培训效果初步显现,最终40名学员考评成绩合格,获得由中职协监制颁发的首批《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共富运营师)》证书。同时,江山市也被授予“全国乡村运营人才培养001号示范单位”称号,并争列了80名专项培训名额(全省共500名),开创了省级乡村运营培训“江山班”的新篇章。
“江山市‘乡村共富运营师’首期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人才动能。”江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乡村运营人才的培养工作,强化“一镇一产业、一村一品”产村融合发展导向,完善培训赋能体系、职业发展体系、要素保障体系和组织领导体系,打造一支更具专业化、职业化的乡村运营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郑小芝 王慧庆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方堃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