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河南卢氏县:菇香浓处干事忙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王帅杰
  • 2024-12-17 17:31:48

时值年末,天气寒冷,位于大山深处的河南省卢氏县,香菇生产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12月17日,记者来到全国香菇产业头部企业卢氏县信念集团。该集团菌棒厂装袋车间内,5条全自动生产线马力全开,29台装袋机全自动化运转。一号线上的吴海新手脚麻利,10多分钟就能装好一满架菌棒,此时他的妻子宋海朋开来叉车将菌棒整架“端”走。

位于卢氏县东明镇涧北村的信念集团菌棒厂,日产食用菌菌棒13万棒。走进生产车间,昼夜灯火通明、机器轰鸣,装载机、叉车来往穿梭,吴海新夫妇等300多名工人忙着点菌、养菌,装车外运。这家工厂凌晨4点刚下夜班,6:30又开始了白班生产,一天生产21个小时。

吴海新夫妇家住菌棒厂附近的沙河乡寨子村,老母亲长年卧病在床,夫妇俩找来保姆照看,俩人在厂里常年无休。“我一个月工资多时有7000多元,妻子宋海朋一个月也有5000多元,除了养活老母亲,供一双儿女上学,一年还能落七八万元。”吴海新高兴地说,“现在政策好,厂子建到村,咱们就是要加油干、多挣钱。”

“信念集团在卢氏县10多个乡镇的20多个香菇产业基地,共有香菇大棚2000余座,菌棒厂加上产业基地带动1000余人就业,今年已支付工资5500余万元。生产的菌棒带动3000余户1.2万人专业从事香菇生产,其中脱贫户600余户、监测户80户,户均年增收4万多元。”信念集团常务副总左丛丛说。

隆冬时节,卢氏县山乡村寨到处是加工菌棒、采摘香菇、烘干装箱、外运出口的火热场面,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菇香。

有着“中国香菇生产第一村”美誉的朱阳关镇王店村,全村1250人,种植香菇1300万棒,村里合作社今年已出口香菇1900余吨,全村男女老少夜以继日围着香菇“转”,采摘、烘干、晾晒、分级、装箱、外运,村里看不到一个闲人。

双槐树乡东川村党支部别出心裁,组织群众加工香菇生产中的“下脚料”香菇柄80余吨,今年实现经营收入200余万元。

在卢氏县产业集聚区,22家香菇出口企业门前车水马龙,出口车队绵延不断,今年有望实现出口货值超20亿元。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郑伟明说:“随着香菇等农产品出口量的增加,今年产业集聚区新招工人500多人,人均月工资达到3800元,实现了更多的农民家门口就业。”

据悉,卢氏县今年香菇种植规模达3.6亿棒,是全国香菇生产第一大县,全县2.8万户11万余人从事香菇生产,年产值50多亿元,户均增收1.78万元。

“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就是要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让群众增收致富,幸福感、获得感更强。”卢氏县委书记胡志权说,“卢氏作为国家级香菇产业集群的核心产区,我们要引进先进技术,做大精深加工,实现卢氏香菇产业延链强链,打造香菇百亿级产业。”

作者:张海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