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改作风、转文风”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要求,近年来,中国消费者报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实行“走转改”,发挥“民生探头”作用,通过调查报道,推动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作为一家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宗旨,以调查类新闻报道为特色的新闻媒体,《中国消费者报》守正创新、先行先试,扩大优质内容产能,推动报网媒融合发展,多维度提升新闻内容传播效果。
为了缓解停车场出口因交费拥堵的问题,不少停车场推出了先扫码交费,后取车离场的措施。但也有消费者反映,在扫码支付停车费过程中,部分商场的停车场存在强制或诱导消费者加入商场会员或关注公众号等问题。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北京市5家商场的地下停车场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停车场只需扫描二维码、输入车牌号、交费就能离场,但也有部分商场如北京西单君太百货的地下停车场扫码后需要注册成为会员才能先缴费后离场。记者撰写了报道《“君太百货”交停车费得先注册会员!法律专家:侵权!》刊发于《中国消费者报》的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多个渠道,该报道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北京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由市网信办牵头,会同市交通委、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集中对停车扫码缴费进行了专项整治规范。约谈了君太百货、凯德晶品购物中心、悠唐广场、新中关购物中心等4家停车扫码缴费问题比较突出的商家,提出了整改意见。实现了全市3621家备案停车场“安心码”全覆盖,有效打击了停车扫码缴费强制注册等乱象。今年9月,《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又实地体验了包括西单君太百货、新中关购物中心在内的多家地下停车场,发现已经实现“安心码”覆盖,消费者可以直接扫码缴费,也可以注册会员享受优惠。记者随即撰写了追踪报道《北京:为扫码消费“减负” 让“扫一扫”更踏实》,报道了北京整治扫码收费乱象的进展与成就。
今年3月,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中国消费者报》经过策划,推出系列报道“315在行动”,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进行集中报道。其中的一篇报道《一块京牌的诱惑》揭露了广汽昊铂旗下多家汽车经销商以“免费送京牌”为噱头进行违规销售的行为。记者在获知广汽埃安旗下的高端豪华新能源品牌昊铂汽车在北京多家4S店推出“买车送京牌(标)”的新闻线索后,走访该品牌的多家门店、展位,发现所谓的“购车送京牌”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游戏,是店里为吸引消费市场关注而策划的营销,没有牌照的消费者购车后,4S店会协助其寻找手中有新能源指标的个人,帮助其办理上牌手续,确保这辆车可以上路行驶,等同于是一种租赁行为,并非为购车者办理一个本人合法合规独自拥有的京牌。而这种行为对消费者还有很多不利后果,包括车辆的归属与售后服务权益保障的缺失等。经过详细调查后,记者撰写了报道《一块京牌的诱惑》刊发于《中国消费者报》的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多个渠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北京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责成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对涉事企业进行了立案调查。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管局调查认为,昊铂汽车销售公司的行为违反《广告法》的相关规定,遂于11月对北京昌平昊铂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作出罚款207350元的处罚。
今年5月,《中国消费者报》3·15消费者之声全媒体互动平台收到新闻线索称,有北京市消费者反映部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收费不透明,编辑部门判断该线索如属实则涉及众多消费者权益,需要进行深入调查。担负该调查任务的记者用脚跑新闻,实地体验14个品牌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服务,发现其中10个品牌是按充电时长收费,并没有采用“电费+服务费”的收费方式。而按照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规范本市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收费标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充电电费和充电服务费应当分别计价、分别收取,不得打包混合收取。”记者进一步调查还发现,“全来电科技”的充电桩,在临近区域的不同点位有4种收费标准,充电桩上张贴的收费标准还和小程序显示不一致。经过深入调查后,记者撰写了相关报道《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收费标准有点儿乱!涉及享充云、乾润科技、全来电等》刊发于《中国消费者报》的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多个渠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并为执法部门提供了线索。2024年6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官网发布了处罚信息,北京全来电科技有限公司因存在不执行政府定价、不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等3种违法行为,被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罚款6万元。
纵观《中国消费者报》这些报道,站稳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场,以新闻视角,关注和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充分发挥“民生探头”的作用,记者用腿跑新闻,实地探访新闻现场,获得鲜活的一手信息,用朴实的语言加上翔实的证据,成就一篇篇舆论监督报道,通过报道推动问题的解决,让消费者权益得到了切实的保护,市场环境得到改善,实现新闻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走、转、改”的要求。
作者:任震宇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