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业在浙江永嘉悄然兴起,随之也诞生一种新的消费业态——“村咖”。
水云村紧靠陶公洞,地理位置优越,近几年于此咖啡业态生机勃勃,也是全县咖啡馆最多的一个村。如何在水云村网红咖啡一条街中脱颖而出?山寻茶馆主理人林乐琼给出了答案。
冬至节气演绎新玩法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节气来临,在北方保留着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则有吃汤圆的习惯。汤圆和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二者搭配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近日,山寻茶馆创新推出汤圆“花式吃法”,既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满足时下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食需求。
“我们先用熟的黑芝麻磨成粉,其间边磨边加入白糖……”冬至日一大早,山寻茶馆早已热闹非凡,林乐琼正带领游客一同制作汤圆。糯米粉和水,黑芝麻做馅,再用和好的糯米团子包裹内馅,揉搓、下锅煮熟,最后将煮制好的茶汤倒入撒上桂花。瞬间,茶香芬芳馥郁。游客们轻嗅茶香的同时,再轻咬一口亲手制作的汤圆,软糯与茶汤的温润甘甜相得益彰,山寻茶馆也凭借“茶汤汤圆”圈粉无数。“我是店里的常客了,看她朋友圈又推出课程,我很早就预约报名了,汤圆加上茶汤,更好喝更好吃了!”游客陈晓霞说道。
茶汤汤圆一经推出,就深受好评。林乐琼告诉记者,她是一名中华传统文化深度爱好者,也正是满腔热爱,促使她开设了这家独具特色的茶馆。为了将茶与汤圆结合,在市场上独树一帜,她不断尝试、打磨,最终选定以太和甜茶作底,二者搭配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
冬至的“茶汤汤圆”并不是林乐琼创新融合的第一次尝试。自茶馆开业以来,林乐琼围绕二十四节气、时令季节等特殊节点研发一系列创意甜点饮品,在大若岩刮起了“国潮风”,为游客带来了更多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舌尖新体验。
撑起家门口的“致富伞”
当地农户种植的瓜果蔬菜,林乐琼都想方设法搬进茶馆。
芋头、板栗丰收季节推出板栗酥;成熟的柿子制成红柿雪媚娘;还有桂花寒露茶、宋韵糕点都是茶馆的特色主打产品,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更加地道的美食体验,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在家门口致富增收。“我们茶馆用的原材料,基本都是从当地农户手上购置的,一来能免去农户摆摊的辛苦,二来他们的收入也能相对稳定。”林乐琼说道。
茶馆“火”了,随之也新增了弹性就业岗位,附近的农户可以于闲耕时就地就业。据统计,茶馆合作的农户超100户,带动村民就业45人,预计总收入可超50万元。
山寻茶馆只是永嘉乡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嘉引入村咖、市集等新业态产业,并举办宋韵文化节、银杏文化月等活动,来往的游客越来越多,也迎来了永嘉旅游热潮。
“村咖、市集是年轻人喜欢的类型,我们入驻可以把游客吸引到村里来,现在我们永嘉县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也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流量,也正是如此,我们也要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如今,不仅村民钱包越来越鼓,还吸引着越来越多像林乐琼一样的青年奔赴乡村创业,在永嘉正演绎着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作者:张诚 朱若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