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叶衬“金装”,芹菜也能成为高端礼品?天津武清黄花店镇翠芹产业崛起,党建引领下,昔日田间“翠绿”变身为市场“金装”高端健康礼。
在这里,传统农品芹菜因品牌化发展突围。“小龙翠翠”芹菜已成为武清区现代农业代表品牌之一;与此同时,镇域内纸制品包装业为农产品扎上了“蝴蝶结”,成功将农品变礼品。产业协同并进,让黄花店镇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让运河大地的丰饶与农耕人文的巧思巧妙融合,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画卷。”黄花店镇党委书记何江江表示,近年来,该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产业协同发展相结合,以农业为基础,食品为纽带,纸制品包装为延伸,打造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这条路径不仅拉动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科”味芹菜有卖点
在黄花店镇的甄营村,一场农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这个曾经以传统种植为主的村庄,如今正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
早在2022年,甄营村就因为传统产业芹菜种植,成功获批天津市“一村一品”示范村。“我们村蔬菜种植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农作物品类比较单一,而且存在芹菜夏季育苗出苗困难、高温高湿病害严重导致成活率低、定植后芹菜秋季容易出现病虫害等问题。”甄营村党总支书记杨志明回忆。面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种植技术的不断革新,甄营村主动求变。为了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甄营村党总支带头积极寻求科技支撑,与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建设了“京津冀蔬菜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占地340亩,其中种植区约165亩,共建82个大棚。蔬菜所专家结合生产实际在这里选育出“津瑞76”“黄冠304”“旭日”和“达芬奇”4个优良芹菜新品种,并摸索出包括夏季育苗、秋季管理等一整套芹菜栽培技术规程。这里不仅是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田,更是农业人才培养和交流的摇篮。“我们在这里承包管理大棚,种植实验棚出产的和自己相中的新品种。一旦新品种表现出色,就会迅速推广种植。”29岁的张耘浦是杨志明“请”回来的返乡大学生,此前已有蔬菜销售的成功经验,这次得益于科技小院的帮助,这位新农人在芹菜种植上也不断创新。
在科技小院的助力下,黄花店镇的蔬菜产业实现了品种创新和技术提升。口感西红柿、新品种香芹等精品果蔬的种植不仅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还满足了市场对高端农产品的需求。这些果蔬主要销往北京新发地、河北高碑店、静海海吉星等各大农贸市场。
然而2023年的洪水灾害却给这个村庄按下了“暂停键”。黄花店镇处于永定河泛区,去年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影响,甄营村等10个村庄进水,全镇农田进水面积达到3.5万余亩。甄营村的蔬菜产业更是遭受重创,部分设施农业被冲垮,村民们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帮助受灾农户积极恢复农业生产,提高村庄防灾减灾能力,镇主要领导带队走访天津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多次组织现场查看大棚受灾情况、了解农户重建意愿等,协调提供低息贷款、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解决了1000万的资金缺口,切实降低受灾农户经营成本。在镇级政府的支持下,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展开。“现在,村内现有蔬菜设施棚室近3000亩,年产蔬菜高达4万吨,年收入可达5800万元。”杨志明自豪地介绍。
现代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让产业更进一步。“我们现在种地环境改善太多,一两个人就能管好整棚果蔬。”村民高雅梅感叹。目前,甄营村里占地331.5亩的标准化园区已全面建成并投入果蔬种植;园区内配备了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智能灌溉系统等关键设施,引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甄营村还成立了天津甄营强村富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村民集体入股、公司化运作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建设了蔬菜批发市场、保鲜冷库、蔬菜包装车间及独立农资销售站等设施。这些设施的建成和使用,让以甄营村为核心产地的黄花店芹菜产业形成了“种-育-储-销”链条,助力种植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包”出品牌和效益
想要产业再上层楼,离不开品牌化发展和高端包装。近年来,黄花店镇的“小龙翠翠”芹菜品牌,不断在京津冀地区高端市场出现。多样精美的蔬菜礼盒,让它因为“高颜值”快速打开了市场。而黄花店镇本身具备的纸箱产业基础,则为蔬菜品牌的包装提供了有力支撑。
黄花店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纸箱产业与蔬菜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包装企业根据蔬菜品牌形象和市场需求,设计并生产精美包装礼盒。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蔬菜产品的附加值,也为纸箱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党建引领下,黄花店镇的包装产业实现了从家庭作坊到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华丽转身。
黄花店镇的包装产业有着近40年的发展历史,如今,这里已经聚集了近百家包装产业链企业,产品涵盖食品纸质包装、塑料包装、纸箱纸盒包装、书刊画册设计印刷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集策划、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一站式解决、全产业链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成为肯德基、麦当劳、好利来、伊利、蒙牛、康师傅、津乐园等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深受这些知名品牌的青睐。”武清区黄花店镇党委副书记杨宜峰介绍,冷食包装和烘焙包装更是镇包装产业的两大亮点。来自全国源源不断的订单,彰显了镇内包装产业的过硬品质。
近年来,黄花店镇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以包装产业提升工程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镇政府通过政策引领和资金支持,鼓励包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天津易盛纸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4000万元进行厂房翻新,建成现代化厂房2万平方米;宏伟纸制品有限公司新建吸塑成型生产线9条,新增产能5000吨;天津彤旺工贸有限公司通过引入德国热成型机,可日产包装盒120万个,生产效率提高了约30倍,同时,企业还注重环保材料研发,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可降解食品包装盒。
今年,“包装工匠劳务品牌”亮相2024年通武廊劳务品牌展示活动,黄花店镇副镇长贾继超现场介绍镇“包装工匠”劳务品牌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和产业规模等等。黄花店镇积极搭建此类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市场。镇党委组织企业参加全球高端食品展览会、亚洲包装和印刷展览会等大型活动,展示包装产业的实力。“我们也将秉持创新、绿色、可持续的理念,推动种植产业与包装产业协同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何江江表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林单丹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