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河北乐亭毛庄镇——党建引领一颗“子” 激活治理一盘“棋”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孙维福 郑惠文
  • 2024-12-27 15:28:04

“我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平日里多亏了村里联户党员张金成常来看我,不光送来生活物品和常用药物,还定期询问我的身体状况。”说起对乡村基层党组织关心服务群众百姓的切身感受,河北省乐亭县毛庄镇前黑王庄村村民张会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毛庄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途径,在开展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精准服务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环境整治到户、矛盾调解到户“七个到户”行动的基础上,深入细化网络,实行“1+5+N”党员联户活动,即1名“党员中心户”联系5名左右“骨干党员”,1名“骨干党员”联系N户群众。村民张会林称赞的联户党员,就是该村“骨干党员”之一。通过织密党员联户“一张网”,毛庄镇域各村党员们离群众更近,解决问题更快。

“房前屋后转一转,各家各户串一串,这是党员们经常要做的事。”前黑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国说,党员联户以“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活动”为原则,充分发挥联户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做党组织的“千里眼”“顺风耳”“传话筒”,不仅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也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

截至目前,毛庄镇1800余名党员干部已实现与8268户农户结对,实施惠民工程项目10个,道路硬化、田间路修缮、机井维修、绿化亮化美化等152件民生实事得以解决。通过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群关系网格化体系,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工作目标。

“要激发每一名党员的身份意识、服务意识、先锋意识,激活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神经末梢’。将‘组织所愿’‘党员所能’与‘群众所需’进行精准对接。”毛庄镇党委书记张宏振说。

“走哇,一起开‘村民论坛’会去。”天色渐晚,刚吃过晚饭的毛庄镇公北村村民程继生端着茶缸径直往村委会走去。在屋内,已有许多村民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唠起了嗑。

“樱桃小镇旁边和村北通往牛场的田间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严重影响村民农业生产,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点子。”公北村90后村党总支书记程永建第一个开了腔。

一时间,村民们各抒己见,纷纷提出自己对修路的看法、建议和期望,联户党员们边听边记边回答,对于现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即为村民答疑解惑,“村民论坛”会的气氛瞬间被推向高潮。

“村民论坛”是由“联户党员”组织村民利用晚饭后时间,以唠家常的方式,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等具体事务,让村民当主角来进行探讨的座谈会,旨在带动村民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实话真话找问题、想办法、谋发展。

“自从村里搞了这个‘村民论坛’,党员干部们经常和我们齐聚一堂,为我们宣讲党的好政策,倾听我们心窝里的话,件件事情都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村民程艳华竖起大拇指称赞。

按照“奔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盯着问题干”的工作原则,毛庄镇引导各村联户党员建立了“问需、办理、反馈”的工作闭环流程,对“村民论坛”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建立清单,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和解决难度,设置了3天、5天、7天的办理时限,按包联情况逐条逐项明确党员责任、制定落实举措,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

如今,以“1+5+N”党员联户活动为载体,毛庄镇的“村民论坛”模式已日趋制度化、常态化,从最初实行的1个村扩展到全镇39个村全覆盖,收集储备了400余个群众畅所欲言“智慧锦囊”,真正成为了增进党群情谊的“粘合剂”,转变群众观念的“活性剂”。

作者:郑惠文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维福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