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高产高蛋白玉米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印遇龙、谯仕彦、康相涛、陈焕春等专家,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种业管理司及湖北省、武汉市等相关部门代表,相关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参会。现场,高产高蛋白玉米产业研究院和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揭牌,将依托洪山实验室,以国家项目为纽带,边研究、边开发、边应用,加速推动高产高蛋白玉米的协同攻关。
当前,我国以蛋白为主体的肉蛋奶存在较大缺口,尤其是生产肉蛋奶的饲料蛋白原料严重不足,发展高产高蛋白玉米是解决我国饲料蛋白缺乏问题的特色化新道路。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教授介绍了相关研究领域在材料筛选、源头创新、技术突破、产品创制和应用推广方面的研究进展。他表示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团结国内优势科研单位和领军企业力量,共同开发利用好高产高蛋白饲用玉米。
与会院士专家就高产高蛋白玉米科技产业发展问诊把脉。专家认为,未来,还需加强高产高蛋白玉米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持续推动高蛋白品种创制,在技术创新、饲料品质优化、经济提升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推动政产学研融通和协同攻关,促进高产高蛋白玉米科技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高产高蛋白玉米的科研攻关与产业化,对于优化湖北省粮食种植结构、提升粮食综合效益、保障湖北省畜牧养殖饲料供给以及促进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保障国家饲料粮的安全供给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将聚力共建洪山实验室,为高产高蛋白玉米产业研究院和创新发展联盟等建设提供服务和保障。
会议表示,推动高产高蛋白玉米产业发展,要解决好高产高蛋白性状和相应的调控网络、代谢机理等科学问题,认真梳理其作为一种豆粕替代有效途径的底层逻辑。要强化战略、基础研究,强化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技术经济评价,推动品种应用赢得比较优势。要把握好目标导向,坚持开放协同,充分发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涉农科研单位及玉米种业和畜牧业领军企业作用,全链条一体化谋划设计玉米种业创新地图。要以是否聚焦真需求、能否解决真问题、能否锻造一支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让市场应用实践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的试金石。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