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进入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山区腹地,车窗外原本宽阔的视野逐渐被山林所遮挡。在车辆行驶过数道急弯后,记者来到了凤仪乡。
“村里有了自来水,我再也不怕出现过去水不够用的情况了。”年满71岁的凤仪乡村民高科武高兴地说。凤仪乡地势较高,境内海拔高差可达300多米,村民用水较困难。为了把水源成功送达凤仪乡,今年仪陇县总投资3502.24万元,启动马鞍至凤仪高位水池管网建设项目,让马鞍镇梅子河抽调的水,途经丁字桥梁家牌村加压泵站进行二次加压,输送到凤仪乡新建的高位水池。有了这个中转站,困扰凤仪乡发展的用水问题总算解决了。
凤仪乡的故事,只是仪陇县发展水利的一个缩影。位于四川东北部地区,地处秦巴干旱走廊,仪陇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复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87m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2.71%,四川省人均占有量的19.67%,是省内水资源贫乏县之一,当地在农业农村用水方面更是困难。
图为采访团正在了解仪陇县乡村水务建设情况。
如何解决农村用水困境?仪陇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张均表示,兴修水利,是解决农村“靠天吃饭”问题的关键。2021年,仪陇县入选四川省第一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名单,为推进新型农村供水系统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为构建完备的县域乡村水网体系和现代化水管理体系,仪陇县成立了水库及灌区工程建设指挥部,按照全县农田水利、乡村水务以及河湖生态等建设情况,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期乡村水务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仪陇县新时期乡村水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推动乡村水务工作;为积极构建“引、蓄、调、灌”一体化农田水利灌溉体系,仪陇县抢抓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亿万国债等政策机遇,在“十四五”期间共争取中省水利资金8.28亿元,加之2023年起由县委每年出资1.5亿建设水利,为当地水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借四川省“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建设契机,仪陇县加快实施灌区建设,形成县域“一江三河三灌区”的输配水骨干网络,使缺水问题在项目建成后发生历史性根本转变,有效灌溉率将逐步提升至74%以上。
不久前,仪陇县水务局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充分肯定了其在水利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仪陇县水务局局长吴永生介绍,今年以来,仪陇县以“天府粮仓”丘区样板水利补短为重点,新建山坪塘、蓄水池、泵站400余座,灌排渠系120余公里,建成后预计新增蓄水80万余立方米,可改善农田灌溉面积2.7万余亩;成功申报全国首批60个小型引调水项目资金7783万元,通过抢抓工期实现通水,及时解决立山片区原水断供导致11万群众饮水危机等问题。截至目前,仪陇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0.85% ;规模化供水率提升至85%,全县农村农业用水得到了有效保障。
作者:朱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