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而言,尽管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降低了25.96%,但能源消费总量还未达到峰值,且部分省份如新疆、陕西的能源消费总量仍在快速增长,煤炭占比较高,这加大了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的压力。同时,尽管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4.02%,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空缺较多,受保护湿地比例不足一半,且部分省份湿地面积下降幅度明显。因此,在新形势下,从消费与生产两端双管齐下,促进公众实施环境友好行为,以及鼓励生产者践行绿色生产行为,是极具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并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重大命题。
由江南大学王建华教授撰写的专著《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该书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调查,将宏观统计数据与微观调研数据相结合,识别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厘清并刻画消费者和生产者践行环境保护的行为逻辑,构建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系列建议,以期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持。《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王伟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