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会议活动 详情

第三届特产经济论坛召开:助推地标农产品行稳致远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婧
  • 作者:路华卫
  • 2025-01-02 13:16:49

2024年12月28日,由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特色产业经济论坛暨2024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北京市场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集中展示各地地标品牌建设成果,推动地标优品进京,探讨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关键环节等问题。多个头部电商、龙头企业参会交流分享,安化黄精、长丰草莓、环县羊羔肉、静宁苹果、九三大豆、岐山臊子面、射阳大米、周至猕猴桃等40多个知名地标农产品产区、10多个省级特产行业协会组团参会。

地标农产品产区参会展品——黄尖菊花。

地标农产品产区参会代表展示安化黄精。

地标农产品产区参会代表展示周至猕猴桃。

地标农产品产区参会展品——射阳大米。

地标农产品产区参会展品——邢台酸枣仁。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原主任张华荣到会致辞。他指出,产业是县域发展的根基,特色是县域产业的优势。特色产业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业已发展成为各地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希望产业。会上发布的地标农产品发展报告和典型示范案例,真实生动地展示了特色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会长杜志雄到会致辞,并作《特色产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主旨演讲。他着重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既是战略选择,也是时代主旋律,更是跻身乡村产业发展一线的农产品产业链上所有人的共同责任。实践证明,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发展路径中,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已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之举。

会上,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农产品地理标志专业委员会发布《2024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国家高度重视地标农产品发展,将其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强农、品牌富农、文化优农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相继支持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标农产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传承农耕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同时指出,发展地标农产品要突出“特”字,贵在品质保持,生产地域也不能无限扩大,还要控制单产和总产;目前还有不少持证单位“重注册、轻管理”“重授权、轻服务”“重贴标、轻监督”,这会影响地标农产品的品牌信誉和社会形象;我国地标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居多,价值和收益都比较低,需要加强新产品研发,多维度延长产业链,提高地标农产品的转化率;很多地标农产品面临“一流品质、二流品牌、三流价格”的困境,要实现优质优价,必须走品牌化的路子。

本届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更多优质的地标农产品走出产地、走向首都北京乃至全国市场,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会上,还安排了《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丛书》新书发布、“2024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市场示范案例”宣传推介、参观考察农产品批发市场及产销对接合作洽谈等活动。各地参会代表表示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加强产业协同发展,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全链条发力,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成为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让地标农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为推进消费升级、扩大内需市场,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做贡献。

作者:路华卫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