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重庆酉阳:村老年食堂溢满幸福味道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高玥
  • 作者:邓俐 冉川
  • 2025-01-05 17:05:44

腊月初五,武陵山腹地的重庆酉阳小河镇小岗村寒风凛冽。

“呦,肉香味飘到屋外头来咯。”

上午10点,87岁的老人冉井元一路溜达来到村里的老年食堂,刚进院门,就乐呵呵地和大伙儿打起了招呼。

“猪肉昨天刚买,萝卜早上刚挖,锅里炖了好一阵。”老年食堂的负责人吴长秀迎上前,缓缓地搀扶冉井元进屋,随手又递来一杯热茶,“屋里暖和,先坐坐,12点准时开餐。”

说话间,前一天预约的一辆老人免费助浴车停靠在了食堂外。

“量血压、按摩、理发、助浴全免费,都去试试。”不一会,吴长秀又招呼老人们排队体验。

“老伴走得早,孩子们平时不在家,咱也年纪大了,现在就把食堂当第二个家。”一边理发,冉井元一边和理发师唠起了家常,“食堂就在家门口,饿了几步路就能赶到,无聊了随时都能找到老伙计聊天,一点也不孤单。”

重庆市酉阳县小河镇小岗村,藏匿在重重大山中,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是当地有名的劳务输出村。全村4098人,60岁以上的老人近1000人,而常年在外务工的青壮年达1300多人,养老问题是个“老大难”。

办老年食堂,村里头一回。

2023年4月,响应县政府号召,村里破天荒办起了老年食堂。推行购票用餐制,每日售中餐,每餐5元,每天两荤两素不重样。

“办食堂,只盼着老人们有个聊天、吃饭的地儿,可要办成却不易。”吴长秀回忆说,做饭的厨房有,可没有合适的饭桌;瞅着食堂马上办起来了,却苦恼没人来运营;一餐售票仅5元,不少老人质疑食堂难以持续……

村上组织村民开了一次“诸葛亮会”,难题解决了。

把闲置课桌两张合一张备用,找来工地用的木板切割后盖上,简易的餐桌有了;18位热心肠的村民组成免费的义工,每天抽空来食堂切菜、洗碗、打扫,运营的人有了;食材坚持“就地取材”,价格实惠、品质放心,还鼓励村民以菜换票,尽可能地节约成本。

食堂开办第二个月,当地民政局、镇政府、慈善机构和热心村民也共同发力。通过政策支持、社会捐赠等方式,累计筹集20余万元建设资金。两个月后,改造升级的老年食堂占地600平米,理疗室、标准化厨房、老人活动室一应俱全,服务覆盖周围 3个村民小组2000多人。

“开饭咯。”

“菜饭管够,多吃点。”

……

中午12点,四名头发花白的义工一边招呼老人落座,一边端菜盛饭。不一会,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定睛一瞧,萝卜炖猪蹄、小炒肉、清炒豆角等四个菜盛了满满四大碗,四张八仙桌坐满30多名老人。

“难办的事,不仅办成了,还办好了。”负责食堂财务审计的义工曾志华取出一摞登记表,上面详细地记录了每位老人的用餐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4月至2024年11月底,小岗村老年食堂累计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了11667人次的供餐服务。

“小食堂,大民生。”酉阳县民政局副局长石敦常介绍,聚焦“一老一小”,酉阳在全县39个乡镇(街道)278个村(社区),依托便民服务中心、闲置小学等公共服务场所全覆盖开办老年食堂,积极探索“可观、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努力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约半个小时后,老人们用完午餐,吴长秀又张罗大伙儿走进食堂旁的阳戏传承所观看阳戏表演。

谈及未来,吴长秀笑着说,“接下来,我们还要以老年食堂为基础,继续探索建设日间养老服务互助点,努力让村里的老人养老不出村!”

作者:冉川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