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水生动物 共建和谐家园
——2024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圆满落幕
2024年11月20日至12月19日,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以“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以下简称“科普宣传月活动”),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普知识,增强了公众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关爱水生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全国共有400余家单位积极参与,共开展“三进”活动(进渔区、进校园、进保护区)900余场次,举办科普讲座20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2万余份,举办各类创意比赛、增殖放流等宣传活动直接受众达500余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精心策划、有序开展。2024年是农业农村部连续举办科普宣传月活动的第十五年。在历年工作的基础上,渔业渔政管理局加强研究谋划,确定年度科普宣传月主题和宣传重点,10月上旬制定完成活动工作方案,11月8日印发通知明确活动要求。11月20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在浙江省舟山市举办科普宣传月启动活动,这是首次联合其他部门共同举办启动活动。当天,8个省份同步举行了科普宣传月启动活动,营造了强大的宣传声势。同时,农业农村部首次发布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458种类,举办了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宣贯会,落实“保护与发展并重、生产与生态同行”的渔业高质量发展理念。
创新形式、提升质效。按照工作方案,各地探索创新宣传方式,陆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科普宣传活动,有效扩大活动影响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采取线下活动与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科普宣传互动性,制作发布短视频、图文故事增强宣传活动传播力,吸引了更多社会公众关注参与。招募志愿者、聘请保护宣传大使,吸引了100余家新闻媒体直接参与报道,共发布宣传稿件280余篇,进一步提高了科普宣传月的知名度和公众参与度。组织开展“三进”活动,在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关键区域、物种保护及繁育利用场所,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开展增殖放流,广泛传播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持续创新开展“水野执法记者行”活动,有效发挥了新闻媒体正向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
宣教结合、加强保护。在注重科普宣传的同时,更强调深度教育,强化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邀请专家学者、保护工作者开展系列科普讲座、专题研讨,深入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生态价值和保护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及科研机构,组织现场观摩活动,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水生野生动物,珍视爱护水生野生动物。深入福建、安徽、湖北等8省(区、市)明查暗访,深挖细查违法违规线索,广泛宣传曝光典型案例,有效提升公众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虽然科普宣传月活动已经结束,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仍需要接续发力。下一步,渔业渔政管理局将进一步梳理总结科普宣传月好经验好做法,创新科普宣传形式,激发公众热情和积极性,汇聚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宣传好、科普好、保护好水生野生动物。同时,进一步健全保护长效机制,加大保护投入力度,强化保护措施,全面构建以旗舰物种为重点的名录范围全覆盖保护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效果。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网记者 冯建伟 王春植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