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黄精铺出“金路子”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婉茹
  • 作者:张娟
  • 2025-01-06 21:10:22

闻道黄精熟,相呼又荷锄。走进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镇新政村栏杆箐的黄精种植基地,黄精种植大户李福清正带着村民们采挖黄精。青山环绕的山地里,村民们正挥舞着锄头、耙子,手脚麻利地正在把几年前种在无量山里的“宝贝疙瘩”——黄精从土中刨出来。

李福清种植的黄精获丰收。张娟 摄

村民李福清的黄精经过了多年的“蛰伏期”,迎来丰收采挖的季节。刚从土里挖出来的黄精,块茎上的根须粘连着泥土。待脱须、洗净、晾晒后,一块块色泽黄润、肉质肥大的黄精便显露出来。“2021年冬天种下黄精苗时只有手指头那么大,如今平均每个黄精有1.5公斤,重的可以达到4公斤。”李福清喜上眉梢地介绍。

由于受野生资源急剧减少、黄精价格上涨的影响,2014年,李福清在昭通打工时看到有人人工种植黄精,加之黄精因集药用、食用、观赏、美容于一身,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5年李福清有了种植黄精的想法,但是他遭到了一连串质疑:有人觉得黄精山上都有,随便去挖就行没必要种植;还有人认为黄精1斤才1-2元,产量也低,不值钱。李福清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和打击,他认为,本村气候适宜、市场好,同时,随着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黄精越挖越少了,因此,人工种植黄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种好黄精得“黄金”。无量山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高山生态净土的生态环境,是黄精的理想种植环境。黄精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其营养价值和药效,可与人参相提并论,备受市场青睐,也有“北有人参,南有黄精”之说。

李福清的黄精种植规划逐步成形,但棘手的是缺技术和资金。2015年,在南涧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帮助下,李福清与县农业农村局和当地信用社取得联系,解决了种植资金和技术难题。此外,烟草部门还联系他参加了“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群众增收”培训班,有针对性地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能力,李福清的植黄精种植更有底气了。

刚开始,李福清试种黄精1亩,同年,他又把通过南涧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帮助协调的创业贷款资金接续投入1.5万元,种植了4亩多高标准黄精。经过科学培育,黄精陆续成熟,种植、加工、销售走上了正轨。

“当时我学着自己培育黄精苗,仅苗钱每亩就节约了3000多块。现在每亩可产6吨左右,按照药材公司每吨一万二三的收购价格,亩产值在七八万元左右。”想到丰厚回报,李福清满脸笑容。

如今,李福清已成为当地的黄精种植大户、“土专家”。黄精的种植加工,不仅让李福清尝到了甜头,也给当地村民增加了就业渠道。“除杂草、施肥培土、挖黄精的时候都来李福清家做工,一天有150元的务工收入,这个是‘家门口’的活计,同时还能照顾到家里,我很满意。”村民李国清一边麻利地干着手中的活,一边笑着说道,“今年我家也要种黄精了,可以从李福清这里买苗,他还指导我们种植,采挖之后又卖给他,看着他的收成这么好,我很有信心,我家也能实现‘一亩万元钱’!”

村民清理黄精。张娟 摄

近年来,南涧县因地制宜打好“生态牌”,让药材变“药财”,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扶持“一棵药”产业发展,无量山镇依托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孕育了无量山高山生态茶、黄精、泡核桃、重楼等优质农产品,发展走出新路子。

“接下来我们要抢抓中药材产业发展机遇,持续壮大种植规模,通过现场观摩、政策扶持、反复咨询带动周边群众种植黄精,靠山吃山发展黄精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无量山镇镇长杨增满怀信心地说。

作者:张娟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