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山东农业大学和金正大集团进一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王小川
  • 2025-01-09 13:35:49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和金正大集团合作20周年研讨会暨新一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山东临沭县举行,山东农业大学和金正大集团对校企合作20年和缓控释肥技术合作与推广20年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签订了双方新一轮战略合作,重点对缓控释肥的国际化推广进行交流研讨。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相关领导和专家教授、临沭县有关领导和金正大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及科研人员等80余人参加。

2004年,由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民研发的包膜控释肥技术在金正大落地安家,山东农大和金正大集团从此联合走上了一条依靠科技、共谋发展之路,双方在平台建设、标准制定、重点项目推进、科技荣誉共享、人才培养方向上继续深化合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化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张民介绍,在平台建设上,校企双方共建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3个高层次科研平台;共同组织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并两次合力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人才培养上,双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入选“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在技术创新上,双方通过共同研发、成果转化等方式,让缓控释肥技术实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已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样板。

临沭县委副书记王俊国表示,校企合作在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金正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的合作典范,为县域科创建设、企业转型发展、院校科研提升提供了宝贵借鉴,已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样板。

金正大集团董事长李玉晓指出,本次与山东农业大学的合作范围广、层次高、力度大,核心涉及五大方面,一是缓控释肥全球化推广,双方将共同打造全国缓控释肥料研发和技术推广平台,建立联合技术推广团队;二是成立技术研发合作基金和金正大奖学金两项联合基金,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同时联合培养品学兼优的农业人才;三是探索建立三类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建立本科生和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共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基地;四是在新型肥料、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绿色投入品高效应用技术、种植业解决方案等四个方面展开联合攻关;五是合作涵盖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生命科学学院5个主要院系,努力构建“一体化”全链条合作模式。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表示,20年来,双方推广应用了一批重要技术成果、联合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培育建强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共同培养了一批产业支柱人才。学校将始终聚焦“四个面向”,努力当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以更高水平合作成果助力金正大集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希望双方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加快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校企“双向奔赴”上再现新突破、再有新发展,共同为服务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科技支撑。

冷畅俭校长与李玉晓董事长互赠礼物。

金正大集团总裁万鹏表示,在过去合作的20年中,中国缓控释肥产业由弱到强,缓控释肥产品从不被农民认知、逐步接受到现在成为了大多数农民优先选择的肥料品种,使得原本在国外被定位为“贵族肥料”的缓控释肥走入中国广阔的田野。伴随着缓控释肥示范推广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缓控释肥产业也实现了从规模领先到标准领先、服务领先和技术领先。得益于这一产业的发展,金正大集团也成为中国缓控释肥领域的金字招牌,持续引领全球缓控释肥行业发展。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正大集团正高级农艺师张强介绍,在下一步推广中,校企双方将共同打造全国缓控释肥料研发和技术推广平台,建立联合技术推广团队。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示范田展示、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户与农业从业者传播新型肥料技术与应用知识。双方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双方现有海外优势资源,共同在“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和中国友好国家开展缓控释肥料技术输出、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活动策划、区域专用产品创制与推广等。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小川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