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9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有关举措。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表示,日前出台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制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提出了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一是针对养老服务网络不够健全的问题,提出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县(区)综合服务、乡镇(街道)区域联动、村(社区)就近就便的服务支持体系,促进养老服务网络更加系统完善。
二是针对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不够协调连续问题,提出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促进医养结合,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和改进综合监管等改革举措,推动形成贯通协调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三是针对养老服务发展机制不够完善,政府、市场、社会职责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提出发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府主导作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养老服务社会参与作用,打造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有爱家庭协同发力的发展机制。
四是针对养老服务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在设施布局、财政支持、人才队伍、养老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提出更具体的措施,形成有利于养老服务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归纳起来说,就是打通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协同三方面的养老服务机制,保障五个方面的养老服务要素,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到2029年基本建成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意见》首次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并明确到2029年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到2035年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的主要目标。唐承沛对此表示,健全养老服务网络符合县(区)作为国家治理基本单元的定位要求,符合养老服务重在基层的规律特点,有利于让绝大多数老年人都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养晚年。
唐承沛介绍,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总的要求是在县(区)范围内,建设以县级平台为龙头,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村(社区)服务设施站点为节点,构建上下贯通、有效衔接、合理分工的三级服务网络,实现县(区)范围内养老服务资源科学配置、有序流动和广泛覆盖,使各级养老服务设施连点成线、聚线成网、可感可及,让老年人能够就近就便享受到有质量的养老服务。
在县级,主要是依托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发挥服务示范、行业指导、应急救助、资源协调等作用,统筹推动县(区)养老服务资源高效利用、供需衔接、综合监管。在乡镇(街道),主要依托现有敬老院、优质民办养老机构等,改扩建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提供专业照护服务的同时,发挥政策咨询、服务转介、资源链接等作用,成为养老服务的“一站式”业务办理窗口和资源信息汇集平台,促进乡镇一级的区域联动。在村(社区),采取“中心+站点”等方式,大力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互助型养老服务站点,加强日间照料、学习娱乐、上门服务等能力,发挥设施站点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及时收集、提供和转介养老服务需求,成为老年人家门口的服务站,发挥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持作用。
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意见》对于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作出了专门部署。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对此表示,积极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主要有四方面考虑:
一是协调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加速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将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作为重要内容。建设乡村建设项目库,实行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管理,指导各地结合农民需求和当地村庄发展趋势,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支持村集体依法盘活闲置农房、校舍、卫生院等资产发展互助养老服务,综合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员活动室、村图书室等,进一步拓展村级养老服务场所空间。
二是积极探索契合乡土乡情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党建+农村养老”,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资源统筹、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优势,聚焦就餐就医、生活关爱、文化娱乐等老年人身边的“关键小事”,探索创新互助服务、智慧服务、“一站式”服务、流动服务等方式,大力发展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等农民群众亟需的服务。加强对脱贫户等困难家庭中老年人的帮扶,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以农村留守、高龄、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及时落实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帮扶措施。
三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可持续。依法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服务覆盖面,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通过发展产业、盘活集体资产资源等方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引导有条件的村积极发展村级养老事业。
四是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文明乡风。深入开展“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系列行动,弘扬孝老爱亲、互助友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开展适合老年人参加的“村字号”文体活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广场舞等。同时,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发挥好村规民约在弘扬公序良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倡导邻里相帮、守望相助的文明乡风,广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云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