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通气会获悉,我国已启动实施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以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推动粮食节约减损,促进居民营养健康消费,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能够“吃得饱”之后,我国居民“隐性饥饿”问题突出,人均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仅为推荐摄入量的三分之一,维生素B1的摄入量约为推荐摄入量的二分之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合理膳食与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全谷物是一个天然的‘营养素包’,富含多种微量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在支持大脑功能,保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可以有效降低代谢性慢性疾病的风险。”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谭斌表示。
据介绍,全谷物是指谷物仅去除外壳等不可食用的部分后保留的完整颖果籽粒,拥有完整的胚乳、胚和种皮,出品率达到98%以上。精制谷物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胚与种皮,仅保留了胚乳部分,就是通常所说的精米与白面,产品出品率仅有65%~75%。当前,我国总体上仍然处于追求精制谷物消费阶段,这既不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大量可食用粮食资源的浪费,增加全谷物消费可以明显提升成品粮出品率。
“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打通全谷物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堵点,改变消费者‘不愿吃’,企业‘不愿产’的局面。通过开展‘全谷物宣传引导行动’,生产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全谷物新产品,从而增强全谷物产业供给。” 谭斌表示。
全谷物制品怎么买?谭斌介绍,一要看清配料表和标注,全谷物应在配料表的第一位、产品中的全谷物含量应达到或超过25%,二要看生产日期,由于保质期较短,最好选择生产日期比较近的产品,三是包装买小,散装全谷物每次要少买,预包装全谷物要买小包装产品。一次吃不完建议扎紧袋口,放在冰箱冷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肠胃不好的可以少吃一点儿,肥胖便秘的可以多吃一些,建议逐步增加全谷物的摄入量替代精米白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王宏表示,推进全谷物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品种选育、储运、加工、消费等环节,各相关部门将依职责推动全谷物行动计划实施,到2035年,人民群众对全谷物认知要水平明显提高,全谷物在居民膳食消费中的比重明显增加,全谷物消费水平基本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适应居民营养健康需要的优质全谷物产品更加丰富,全谷物食品供给和消费实现动态平衡,形成链条完整、结构合理、供需适配、持续升级的全谷物产业发展格局。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郭诗瑀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