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四川省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通水活动在宜宾市举行。记者了解到,向家坝灌区工程惠及四川宜宾、自贡、内江、泸州4市21县(市、区)以及云南省水富市,共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又分为一步、二步工程实施。本次通水的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工程,涉及宜宾、自贡、内江3市7县(区),设计灌溉面积51万亩,供水人口140万人,总投资76亿元。随着向家坝北总干渠岷江江底隧洞闸门缓缓开启,清澈的金沙江水奔腾而出,标志着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工程主体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图为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通水活动现场。
据悉,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工程主体工程于2018年12月开工,2020年6月全面动工,2024年12月完成通水验收。面对施工战线长、地形地貌复杂、跨区域建设协调等困难,参建各方齐心协力、攻坚克难,5000余人连续奋战2000多个日夜,新建干支渠147.8公里。正在抓紧建设中的一期二步工程涉及自贡、内江、泸州、宜宾4市7县(市、区),设计灌溉面积147万亩,供水人口114万人,总投资81亿元,于2023年10月主体工程开工,预计2028年底建成。
四川水发集团向家坝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石科表示,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是川南经济区第一个通水跨市骨干水网项目,在全省水利工程建设上首次采用盾构施工法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在建设岷江江底隧洞1350米时,隧洞顶部离岷江底部最浅仅11米,而盾构施工法高效解决了工程建设与河道通航、生态保护的突出矛盾。同时,该工程创造了多项建设纪录,如瓦房头渡槽最大单跨长达45米,是全国最大跨度的简支预应力梁渡槽。还先后取得发明专利12项、新型工法40项,获得BIM应用等大赛科技奖7项、水利工程优秀质量I类成果奖2项,累计获得93项科技创新成果。
宜宾市翠屏区思坡镇心宁村村民王莉告诉记者,向家坝灌区工程的投入使用,有效改善了心宁村村内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过去村里用水需要靠打井吃水、提灌机抽水和送水车送水等方式获取水资源,因难以抵抗极端干旱天气,村中许多水田都改为了旱地。现在有了该工程的助力,村里取水十分便利,再也不怕干旱天气了。
图为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一步岷江江底隧洞管理中心。王铁松摄
作为四川省“六横六纵”骨干水网工程的重要“一横”,向家坝灌区工程是《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确定的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有效保障了川南经济区农业灌溉和城乡供水安全,对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具有重要意义。一期工程整体建成后,多年平均供水量8.47亿立方米,将极大解决川南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有效保障254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和198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助力川南经济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当前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抓好一期一步工程竣工验收、运营机制建立等后续工作,加快推进一期二步工程建设和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确保早日全面发挥向家坝灌区工程综合效益,进一步完善四川和云南两省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作者:朱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