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重庆公租房破户籍藩篱,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婧
  • 作者:邓俐 邓佳星
  • 2025-02-11 16:09:55

2月11日,重庆市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发布会上,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拥军表示,重庆公租房在全国率先打破户籍申请限制,农业转移人口自此与本地城镇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公租房申请资格。这一举措是重庆构建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步,旨在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留得下来,住得安心。

据介绍,重庆积极将城市中稳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范畴,构建起分层分类、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对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的全面覆盖。

在兜底性居住保障方面,重庆市公租房先行先试,突破户籍壁垒。只要是在中心城区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满足特定住房和收入标准,就能申请市级公租房。申请渠道便捷,群众既可以前往各区公租房申请窗口办理,也能通过“渝快办”进行线上申请。2025年,重庆计划分配2.5万套公租房,为更多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居住保障。收入标准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照,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不高于本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人家庭不高于1.1倍,单身人士不高于1.2倍;住房标准为在中心城区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5平方米,且三年内无住房转让行为。

对于阶段性居住需求,保障性租赁住房(保租房)发挥作用。保租房由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通过新建、改建、改造、收购等方式筹集房源。重庆的保租房以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还可拎包入住。并且不设收入限制,主要面向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供应。申请者通过“渝快办”搜索渝悦安居,就能查找心仪房源,前往保租房项目现场办理入住。2025年,重庆计划新筹集2.4万套(间)保租房,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针对长久性居住需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提供解决方案。这类住房由政府划拨土地建设,实行严格封闭管理,一个家庭仅能购买一套。重庆已出台相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在内的工薪收入群体纳入配售对象。2024年全市已开工建设14个项目、7000套房屋,2025年将新开工建设6000套,将分批形成有效供给,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在内的工薪收入群体购房需求。

重庆通过一系列住房保障举措,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邓佳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