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旅 详情

文化中国行 | 到大鹿岛感受祈海民俗文化
——辽宁省东港市孤山镇大鹿岛村开展正月十三祈海民俗文化展示活动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葛羚羚
  • 作者:张仁军 万清
  • 2025-02-12 10:50:30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晚,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支持,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东港市政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孤山镇和大鹿岛村协办的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暨辽宁东港市孤山镇大鹿岛村正月十三祈海民俗文化展示活动正式启动,将独特的渔家文化和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吸引了无数目光,接地气、聚人气,升腾起乡村的烟火气,增添了振兴的新动能。

当晚七时许,活动正式开始,众人齐聚月亮湾海岸,举行了庄重而传统的祈海仪式,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将村里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87盏海灯和300盏莲花灯放入大海。这些海灯造型各异,有船型、元宝,还有鱼虾蟹贝等各色海产样式,小小海灯仿佛大海中的精灵,承载着村民们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八方生财、百业兴旺的美好祝愿,在海面上形成了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线。

随后,绚丽的海上烟花瞬间划破夜空,璀璨的光芒与波光粼粼的海面交相辉映,场面唯美而壮观。数百架无人机在夜空中排列组合,变幻出“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民族有希望”“国泰民安 繁荣昌盛”“崇敬海洋 感恩大海 ”“风调雨顺 鱼虾满仓”等字样,这一刻,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中,被这震撼的视觉盛宴所深深折服。

热闹的锣鼓声响起,两条矫健的巨龙,时而盘旋,时而腾飞,500余名村民身着彩装,手举自制的各色彩灯耍灯碗,男女老少其乐融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那是对新年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村干部与村民同台扭起的秧歌,则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尽管活动当晚气温低至零下20度,寒意袭人,但这丝毫阻挡不了现场群众的热情。大家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幕。那一张张专注的脸庞,那一双双闪烁着光芒的眼睛,都诉说着他们对这场“村晚”的喜爱和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热爱。“村晚”结束后,乡亲们依然意犹未尽,大家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一同起舞,用舞蹈和欢笑迎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大鹿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宗义告诉记者:“自入选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后,我们就开启了节目的策划打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积累了大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内涵深刻的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四百多年历史的大鹿岛祈海民俗文化活动,便是其中之一,它如同一股清泉,随时光迁徙悠悠流淌,悄无声息地滋润着现代文明。如今,村集体经济借力产业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东风’,蓄帆向海、向海而兴为更好地传承、保护大鹿岛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域传统民俗文化,村‘两委’及海兴集团借助此次村晚示范展示,精心筹划了丰富的活动内容。”

参与演出的村民有第一次参加的,有多次参与的,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来自黑龙江的游客李思宇也被这场“村晚”深深震撼了,她说:“我生活的那个地方从来没有看过海,大鹿岛这个地方特别好,是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跟着村民们一起感受祈海民俗文化,让我更喜欢这个地方。”

据悉,2025年全国共确定了89个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大鹿岛村是东港市唯一入选的村。未来,大鹿岛村将继续以产业融合为引擎、以区域联动为依托,坚定不移推进“以城聚人、以人聚产、以产兴城”的发展理念,聚焦“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新路径,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构建、加速村企优化转型发展、加紧经济韧性行业扶持投入、加深渔旅商业融合新模式,立破并举、聚势赋能,朝着“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行,奋力谱写大鹿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这片山海交织的土地续写更多传奇与辉煌。

作者:万清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仁军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