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旅 详情

文化中国行 | 锣鼓喧天庆元宵 宁夏中卫舞龙舞狮演绎民俗华章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张国凤
  • 2025-02-12 22:48:07

锣鼓喧天庆元宵。2月12日,宁夏中卫舞龙舞狮展演比赛在中卫市五馆一中心主干道路举行。各县(区)25支队伍30盘龙38只狮子共697人齐聚五馆一中心展演场地。

千变万化蜿蜒曲折的龙身时而腾跃、时而流动、时而盘起,姿态百变的舞狮纵跳、打滚、扑跌,小舞龙舞狮更是萌态多样、憨态可掬,共同舞出了浓浓年味、舞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舞龙者动作矫健,舞狮者技巧娴熟,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欢呼声,将节日的喜庆氛围推向了高潮。

龙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权力、尊贵和好运。沙坡头区姚滩村的百年“老龙”远近闻名,一如既往作为今年舞龙舞狮的开场元老,这条老龙已经有近百年历史,村民把这条“老龙”视为吉祥、奋发、勇敢的象征,它传承着姚滩村村民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韧劲。来自沙坡头区永康镇的两条50米龙长龙成为现场的焦点,足足用了100人才能舞动的50米长龙,在或紧或慢的锣鼓节奏中,出龙、戏水、戏珠、盘龙、绕旗、钻阵、跳门……灵活起舞,现场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海原县曹氏武术舞狮队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与创新,逐渐将武术的演练融合到舞狮当中,表演手段以灵活多样和独特的艺术融为一体,展现活泼、幽默、敏捷的姿态。

说起舞龙,中卫市级舞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琪满脸的骄傲和自信。作为新一代传承人,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舞龙并不只是一项文艺展演,更是我们的国学文化,既然是文化,那就有他的根、魂和系统。北方的舞龙和南方不同,南方讲究宏伟的场景,而北方的龙更短小,讲究姿势的利落、技艺的灵活。舞龙传承不能只是传承技术,更应该传播文化。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舞龙文化,今后,我将在传统中增加一些现代时尚元素,‘翻新’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

活动现场,市民们热情高涨。一位参与表演的选手激动地说:“能代表我们乡镇参加这次比赛,我特别开心。大家一起表演社火,热热闹闹过大年,感觉特别有意义。而且通过这个活动,还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带着家人前来观看的李大爷也赞不绝口:“这样的活动太棒了!舞龙舞狮特别精彩,看着就喜庆。带着孩子们来感受一下,让他们知道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有多好,这年味儿一下子就浓起来了!”

此次活动各县(区)文旅部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文艺、民俗、非遗为载体,从精神风貌、演绎内容、曲目设置、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各乡镇社火展演进行创新升级,在保留传统特色节目舞龙舞狮、秧歌、民俗社火的基础上,聚焦传统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呈现、精神风貌展示、节日氛围营造等重点,编排了安塞腰鼓、幸福秧歌、少年武术、单鼓舞、黄羊钱鞭、非遗花棍舞、曹氏舞狮等一批节目质量上乘、文化属性拉满的展演节目。不仅为市民们带来了欢乐,丰富了节日文化生活,更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2025年中卫市将充分发挥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广泛开展聚焦新时代、传递正能量、内容饱满、形式多元的群众文化活动,真正让基层队伍活起来、文化场所热起来、群众百姓乐起来,不断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实习生 何杉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