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人物 详情

代表委员的“田坎足迹” | 刘庆峰:让“AI教育”走进农村学校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杨丹丹
  • 2025-02-18 15:09:20

“虽然已经过去8年了,但3天时间的‘乡村老师’体验让我坚定了把人工智能教育作为终身事业。”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回忆起在大别山一所留守小学担任老师的经历,至今仍难忘怀。

刘庆峰曾经是一名从贫穷山区走出来的大学生,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教师。2016年,为了深刻感受农村学校的发展现状,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他“化身”一名乡村教师,来到大别山区的一个乡镇体验生活。体验期间,刘庆峰换下平时穿的西服,带着200元钱和一份乘车路线图出发了。然而,这一路却远没有他想象得顺利。一路乘公交、坐火车,经过多次转车,晚上九点半,刘庆峰到达了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沙河乡。可这里离学校还有45分钟的车程,因为太偏远,时间又晚,一连问了几辆顺风车都不去,直到一个多小时后,刘庆峰才幸运地搭上一位老乡的农用车。晚上十一点半,刘庆峰终于到达学校,校长兼老师的丁保花给又累又饿的刘庆峰端上了一碗热乎乎的鸡蛋面,为他接风洗尘,然后带他去住处。由于地方小,只能在房间里搭建一张简单的床铺,并需要和另外一位男老师同住。

学校很小,条件艰苦,由于缺乏老师和学生,只能把一个班分成两个年级同时上课,而刘庆峰第一天被分配的任务,是作为值日老师为学校准时打铃。就这样,刘庆峰作为乡村教师的一天开始了。他亲切地对学生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和学生们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们一起认真听课、做笔记。当送菜和物资的车来了,刘庆峰帮忙运送,当然也不能忘了打铃,还要为学生们准备午饭。虽然很累,但看着孩子们吃得心满意足,刘庆峰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丁保花告诉刘庆峰,学校里的学生全部都是留守儿童。而和学生们的交心谈话也给刘庆峰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决定来一次家访,刘庆峰来到学生家里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收入来源。他还陪着一个孩子在山上挖虫草准备卖了钱买文具盒。结果老板娘告诉他,他们挖的虫草收购价是一元一根,挖断的虫草甚至卖不了一块钱。

三天的时光一晃而过。回到公司后,刘庆峰召集公司教育事业部开会,设计商讨方案,并委托当地教育部门以课外活动的名义邀请丁保花和同学们来到公司参观。亲自给同学们上一堂科技课,并赠送电子表和文具。刘庆峰还表示,他将支持这群学生后续的费用,一直到他们完成上大学的梦想,并在公司设立一个千万级的基金,帮助那些有需要的留守儿童,每年还会派出公司的优秀人才去巡回教学。

这些年,刘庆峰一直探索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并在全国两会上带去多份有关人工智能助力经济发展,赋能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建议。也正是这段刻骨铭心的体验坚定了刘庆峰投身教育的信念。2017年开始,科大讯飞发起AI教育公益计划,通过捐赠智慧教育相关产品,让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农村学校,让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也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快乐与成长。截至目前,AI教育公益计划已走进西藏、四川、湖北、安徽、河南、山西、新疆、内蒙古等地,为1000多所学校及学生带去人工智能教育产品。

“我的希望就是助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孩子沐浴智慧教育的阳光,绽放梦想之花。”刘庆峰透露,今年全国两会,他的建议仍然跟AI教育有关,呼吁社会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信息化技术进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手记】

用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当下,农村学校正面临不少发展难题。比如说,信息化设施不够完善、教师积极性不高、新技术应用难落地等。

这些年,刘庆峰一直在智慧教育的道路上探索:从讯飞星火智慧黑板、星火智能批阅机等教师AI助手,到面向学生的AI学习机、“小飞”机器人,再到支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教育数字基座,科大讯飞正用一系列创新产品,构建起服务全链条、覆盖全场景的智慧教育新生态。这不仅能帮助教师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能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公平发展,让教育真正回归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本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让农村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智慧教育让老师和学生都受益。相信,刘庆峰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